绿头鸭.端午

趁晴明,恰正是、女儿佳节,双双姊妹相携。

倩娘梳、牡丹新髻。邀郎着、杏子单衣。

玉茧新裁,红绒细嚼,金钗押衬石榴枝。

人都道、内家妆束,别样风姿。莫迟疑。

绣旗画楫,逢逢饶鼓来时。

被花遮、帘前烦恼,惊人觑、背后矜持。

又何处,清讴檀板,一派好风吹。

酒后三弦,歌栏十番,谁家浪子拥妖姬。

忙回避,荡舟归去,说与郎知。

形式: 词牌: 多丽

鉴赏

此曲描绘了端午佳节,姐妹们携手欢庆的场景。黄永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欢乐的画面。诗中提到“趁晴明”,点明了天气之宜人,为节日增添了几分愉悦氛围。接着,“女儿佳节”四字直接点题,强调了节日对于女性的意义。

“倩娘梳、牡丹新髻。邀郎着、杏子单衣。”这两句通过服饰细节,展现了人物的装扮之美,牡丹新髻与杏子单衣,不仅色彩鲜明,更寓意着青春与活力。随后,“玉茧新裁,红绒细嚼,金钗押衬石榴枝”则进一步描绘了服饰的精致与华美,玉茧、红绒、金钗、石榴枝,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人都道、内家妆束,别样风姿。”这句赞美了女子的妆容与气质,不同于寻常,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接下来,“莫迟疑。绣旗画楫,逢逢饶鼓来时。”诗人提醒人们不要犹豫,因为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即将开始,绣旗、画楫、饶鼓,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节日的热烈气氛。

“被花遮、帘前烦恼,惊人觑、背后矜持。”这两句描绘了女子在节日中的不同状态,既有因花遮帘而产生的微妙情感,也有背后矜持的羞涩与期待。最后,“又何处,清讴檀板,一派好风吹。”诗人将视线转向音乐与舞蹈,清讴檀板的声音与和煦的春风交织在一起,为整个场景增添了更多的情感与韵律。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热闹与欢乐,更深入地刻画了人物的情感与心理,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节日气息的世界之中,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节日氛围与人情味。

收录诗词(129)

黄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时.送史庸庵赴补北上

先生那得高眠也。且为苍生一起。

正五月、嫩晴天气。门外柳浓波翠。

两载朱幡,三年黄绶,总是心如水。

骊唱罢,琴鹤萧然,欸乃扁舟,月色江声相倚。

最牵情,归来曾赋,几点鹭朋鸥伍。

白社清吟,兰亭高会,事事关人意。

看纵横、斑管乌丝,疏狂馀几。

喜今朝,柔乡翠国,别有一番风味。

月底笙箫,风前兰麝,望里神仙侣。

只高阳旧伴,醉踏渔舟归去。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

玉女摇仙佩.寿巢仪部兼山先生六十

天衢贵客,粉署仙郎,未老拂衣归去。

新制荷裳,才成小筑,恰在白云深际。看门前流水。

并楼头明月,萧然佳致。

更说甚、野间绵蕞,殿上歌呼,叔孙典礼。

好白眼科头,藤杖芒鞋,山颠水际。

更有井公园客,金粟洪厓,笑语从容联袂。

五夜鸾箫,九霄笙鹤,人世繁华无比。怪婚男嫁女。

把向平、早岁良时轻弃。

问先生、逍遥五岳,旧时都养。容吾执御。

两不负,有巢家世黄熊裔。

形式: 词牌: 玉女摇仙佩

闲中好.还书

书空寄,阁着不开封。添上侬边泪,还君讶不同。

形式:

梦江口.即单调望江南。春尽

春去罢,因甚却关情。

最是柳丝长不了,何来燕子语偏明。怕要下阶行。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