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枫林登东山楼有感

楼隐乔林白日长,桂花不断四时香。

山蒸岚气作朝雨,竹引水风生晚凉。

身在岂应愁计拙,兴来时复动诗狂。

东山一为苍生出,赢得人间话几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朱同的《至枫林登东山楼有感》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首句“楼隐乔林白日长”写出了高耸的楼阁隐藏于茂密的树林之中,白天显得格外漫长,展现了宁静而深邃的环境。次句“桂花不断四时香”则以桂花的香气贯穿四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坚韧。

第三句“山蒸岚气作朝雨”通过山间雾气蒸腾化为早晨的细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幻之美。第四句“竹引水风生晚凉”则进一步描绘了竹林在夜晚带来凉爽,暗示诗人享受着清风与自然的恩赐。

第五句“身在岂应愁计拙”表达了诗人身处此境,不因生活简朴或才智不足而忧虑,体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兴来时复动诗狂”则流露出诗人兴致高昂时的豪放诗情,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整首诗以登楼所见所感,寓含了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怀,以及积极入世、关心民生的责任感,展现出文人士大夫的高尚情操和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215)

朱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字:大同
  • 号:朱陈村民
  • 籍贯:徽州府休宁

相关古诗词

曹操杨修玩曹娥碑图

江水粼粼照岸浮,古碑如堠立江头。

谁知手撚吟髭日,已是心疑国士秋。

奸计不逃人物议,画图解写古今愁。

沽才斗虏固应尔,更有同时鹦鹉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严陵舟还喜晴赠陈大用(其一)

几日浓阴撼朔风,今朝新霁早推篷。

山头积雪连云白,海上明霞照水红。

身世已知归计稳,舟行况与古人同。

通家喜有朱陈旧,努力躬耕待岁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严陵舟还喜晴赠陈大用(其二)

霜寒水落石如林,泻壁直下三千寻。

溯流岂辞上滩涩,到家不厌寻源深。

片片浮云或聚散,衮衮长江无古今。

此怀只有陈抟解,故喜扁舟论素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何士明判簿以诗求作云麓书隐图不果为作步韵奉答

十年江上忆茅庐,故托毫缣写旧居。

济世可堪终稼穑,莅民无计禦樵渔。

久知心远怀桑梓,已喜身閒弃簿书。

云麓真山应会见,莫看图画赋归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