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书生卧病久无衣,不意临衰厌鼓鼙。
乡信略无鸿雁到,客愁惟有杜鹃啼。
谁怜弹铗长依孟,自不工竽漫说齐。
我亦漂流费耘业,看君文字照浯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生在贫病交加中所遭受的困顿和孤独。开篇“书生卧病久无衣”,直接揭示了主人公的艰难处境,久病且缺乏衣物。紧接着,“不意临衰厌鼓鼙”则表达了一种出乎意料之外的惊讶和悲哀,仿佛在说,即便到了老年也不得安宁。
“乡信略无鸿雁到”,乡间消息断绝,没有鸿雁传书,这里鸿雁往往象征着书信。诗人借此表达了与外界的隔绝和对信息的渴望。而“客愁惟有杜鹃啼”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甚至连鸟鸣声都成为了他唯一的情绪寄托。
中间两句,“谁怜弹铗长依孟,自不工竽漫说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自嘲。弹铗即古代乐器之一,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期待或等待,而“谁怜”则表示没有人理解或怜悯他的境遇。后半句则是说自己不擅长吹奏竽,故而对齐国的音乐(说齐)也不再多言。
最后两句,“我亦漂流费耘业,看君文字照浯溪”,诗人的生活如同漂泊无定,所从事之事皆成徒劳。而“看君文字照浯溪”则是对德基兼呈王侍郎的赞美之词,称颂其文章光彩夺目,如同照亮了浯溪。
整首诗情真意切,语言淡雅而深沉,通过书生个人遭遇的叙述,展现了宋代士人在社会变迁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内心世界。
不详
溪南浑似辋川居,不啻当年卧草庐。
从昔金声蒙酱瓿,至今汗血困盐车。
端知将相真无种,更喜才华甚有馀。
及此知机同免祸,季鹰初不为鲈鱼。
风前竹干须料理,雨后蜗涎费扫除。
北客经过无好语,南州骚屑少安居。
雄称百万空扛鼎,功盖三分漫顾庐。
识字信为忧患始,邺侯何必万签书。
自昔孤芳难寄林,乱离漂泊却须禁。
春风不解回双鬓,夜雨何堪搅寸心。
薄日花光怀杜曲,清流竹色梦山阴。
从来玉石昆山火,臭味多君肯嗣音。
敝屣浮云世所难,谁堪走俗抗尘颜。
海鹏已激三千里,天马终归十二闲。
醉发杖藜云逐逐,香凝宴寝雨斑斑。
林泉久假皆吾有,何必捐金更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