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自幽山别,相逢此寺中。
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
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
谁怜芳最久,春露到秋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寺庙之景。"一自幽山别,相逢此寺中"表明诗人在深山中与友人告别后,又在这个清幽的寺院中意外地重逢。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偶遇与缘分。
"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形象地展示了石竹花在不同高度和深度都能盛开,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这既是对植物生命力强韧的赞美,也隐喻着人生中应有的坚韧不拔。
"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则将自然景物与花朵的颜色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对石竹花纯净之美的欣赏。这里的“难争”和“暗让”显示出一种顺其自然,不与其他花卉争艳的高洁情怀。
最后两句"谁怜芳最久,春露到秋风"表达了诗人对于石竹花长时间保持其美丽的赞叹,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春天的露水与秋天的微风,是自然界中对比鲜明的事物,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强调了石竹花在四季更迭中的持久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景色和石竹花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独到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哲思。
不详
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迢遰山河拥帝京,参差宫殿接云平。
风吹晓漏经长乐,柳带晴烟出禁城。
天净笙歌临路发,日高车马隔尘行。
独有浅才甘未达,多惭名在鲁诸生。
高风吹玉柱,万籁忽齐飘。
飒树迟难度,萦空细渐销。
松泉鹿门夜,笙鹤洛滨朝。
坐与真僧听,支颐向寂寥。
旧时闻笛泪,今夜重沾衣。
方恨同人少,何堪相见稀。
竹烟凝涧壑,林雪似芳菲。
多谢劳车马,应怜独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