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晓望寄程补阙

迢遰山河拥帝京,参差宫殿接云平。

风吹晓漏经长乐,柳带晴烟出禁城。

天净笙歌临路发,日高车马隔尘行。

独有浅才甘未达,多惭名在鲁诸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遥远的山河环绕着京城,参差不齐的宫殿直入云端。
晨风中传过宫中的漏刻声,晴空下的柳烟从皇城中升起。
天空澄净,路上笙歌悠扬,日高人远,马车在尘土飞扬中前行。
只有我这浅薄之才仍未能显达,惭愧名列于众多鲁地学子之中。

注释

迢遰:遥远的样子。
帝京:京城,指当时的首都。
参差:高低不齐。
长乐:汉代宫名,这里泛指皇宫。
禁城:古代皇帝居住的京城,即皇宫。
天净:天空清澈无云。
笙歌:音乐和歌唱。
隔尘行:形容车辆行驶时扬起的尘土。
浅才:自谦之词,指自己的才能浅薄。
甘未达:甘愿未达到显达的地位。
鲁诸生:鲁地的读书人,鲁地指今山东一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长安城景象,开篇“迢遰山河拥帝京,参差宫殿接云平”两句,通过对山河和宫殿的描写,展现了长安作为都城的雄伟气势。诗人运用“迢遰”一词形容山河蜿蜒曲折,宛如巨龙拥护着帝都,而“参差”则形象地表达了宫殿层次分明,如同云端一般。

“风吹晓漏经长乐,柳带晴烟出禁城”两句,则通过对早晨景色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恬淡宁静的气氛。这里的“风吹晓漏”指的是清晨时分,风吹过宫中的水钟,发出悠扬的声音,而“长乐”则是唐代宫廷之一,意味着欢乐和音乐。“柳带晴烟出禁城”中,“柳带”形象地描绘了春日柳絮轻拂,伴随着清新的晨雾缓缓浮动,穿过皇宫的围墙。

“天净笙歌临路发,日高车马隔尘行”两句,转换了景象,诗人开始描述自己所见。这里的“天净笙歌”可能指的是清晨天空中飘浮着悠扬的笙声,而“临路发”则表明诗人正站在道路旁边聆听着这美妙的声音。“日高车马隔尘行”则描绘了白日当空,车辆马匹在道路上来回穿梭,扬起尘土,但这些都无法打扰到诗人的心境。

最后两句“独有浅才甘未达,多惭名在鲁诸生”,显示出诗人对于自己才能的自谦,以及对那些以学问闻名于世的人(如孔子之徒)的敬仰。这里的“浅才”表明诗人自认为自己的才华有限,“甘未达”则表示他对此感到满足,而“多惭名在鲁诸生”则是说诗人对于那些以学问著称于世的人(如孔子之徒)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长安城的壮丽景色,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自省和对知识的尊崇。

收录诗词(165)

司空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 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
  • 籍贯:为今天的永年县)

相关古诗词

风筝

高风吹玉柱,万籁忽齐飘。

飒树迟难度,萦空细渐销。

松泉鹿门夜,笙鹤洛滨朝。

坐与真僧听,支颐向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冬夜耿拾遗王秀才就宿因伤故人

旧时闻笛泪,今夜重沾衣。

方恨同人少,何堪相见稀。

竹烟凝涧壑,林雪似芳菲。

多谢劳车马,应怜独掩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田家

田家喜雨足,邻老相招携。

泉溢沟塍坏,麦高桑柘低。

呼儿催放犊,宿客待烹鸡。

搔首蓬门下,如将轩冕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龙池寺望月寄韦使君阎别驾

清光此夜中,万古望应同。

当野山沈雾,低城树有风。

花宫纷共邃,水府皓相空。

遥想高楼上,唯君对庾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