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堂歌

炎天熇熇如涌汤,使君置酒甘露堂。

无风但觉冷彻骨,坐来彷佛飞青霜。

使君顾客指新榜,天假此应来辉光。

八十里叟感盛事,献颂请名相激昂。

我非取专已上报,尧仁舜智方当阳。

迩来瑞应发处处,中台第一彤云章。

吾邦虽僻亦影响,明德所祐真无疆。

已而转盼欲受简,惭非叟比畴能当。

辄因胜遇强黾勉,庶几击壤同揄扬。

吾君之泽不可象,使君之惠何可忘。

才高名重偶暂屈,遗爱他日逾甘棠。

嗟予落莫徒自感,乍鸣乍已如寒螀。

安时逐境姑委化,随缘致力聊为乡。

时逢载酒问难字,未拟持箠操群羊。

但知今日不易得,纵不能饮须空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甘露堂歌》由宋代诗人李之仪创作,描绘了夏日炎炎,使君在甘露堂设宴的情景。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清凉与愉悦氛围,以及使君对宾客的款待之情。

“炎天熇熇如涌汤”,开篇即以夏日酷热的景象入题,形象地描绘出炎热的天气如同沸腾的汤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使君置酒甘露堂”点明了宴会的地点,甘露堂在炎热中显得尤为珍贵,仿佛是避暑的圣地。

“无风但觉冷彻骨,坐来彷佛飞青霜”,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清凉感受,即使没有风,也让人感到寒冷刺骨,仿佛置身于飞霜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凉爽。

“使君顾客指新榜,天假此应来辉光”,使君邀请宾客,并且在宴会上展示新榜,寓意着天赐良机,让宾客们在此欢聚一堂,共享荣耀与光辉。

“八十里叟感盛事,献颂请名相激昂”,老者被盛大的宴会所感动,献上颂词并请求留下名字,表达了对宴会的赞美与敬意。

“我非取专已上报,尧仁舜智方当阳”,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并非专权之人,而是推崇像尧、舜这样的圣贤之君,强调了宴会中的和谐与正直。

“迩来瑞应发处处,中台第一彤云章”,近来各地都有吉祥之兆,中台(古代官职)的第一位官员,即使君,如同彤云之章,象征着吉祥与尊贵。

“吾邦虽僻亦影响,明德所祐真无疆”,虽然诗人所在的地区偏远,但受到使君明德的影响,其恩泽无边无际。

“已而转盼欲受简,惭非叟比畴能当”,诗人感叹自己无法与老者相比,难以承担如此盛大的宴会。

“辄因胜遇强黾勉,庶几击壤同揄扬”,诗人勉力应对这一难得的机会,希望能够与众人一同赞美使君的美德。

“吾君之泽不可象,使君之惠何可忘”,诗人强调君主的恩泽难以模仿,使君的恩惠更是值得铭记。

“才高名重偶暂屈,遗爱他日逾甘棠”,诗人虽才华横溢,名声显赫,但暂时屈居于此,期待未来能够留下如同甘棠树一样的美好回忆。

“嗟予落莫徒自感,乍鸣乍已如寒螀”,诗人感叹自己的孤独与落寞,如同寒蝉般时而鸣叫,时而沉默。

“安时逐境姑委化,随缘致力聊为乡”,诗人选择顺应时势,随缘努力,将自己融入当地的生活。

“时逢载酒问难字,未拟持箠操群羊”,诗人时常带着酒去询问难解的问题,但并未打算成为牧羊人。

“但知今日不易得,纵不能饮须空觞”,诗人深知这样的机会难得,即便不能饮酒,也要举杯以示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宴会的盛况、使君的美德以及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白钤辖席上琵琶歌

青海传烽沙绕塞,谋将橐戈身不介。

却携红袖弄烟月,醉笑溪山穷物外。

文章声名家世事,投笔收功无十载。

天子几嗟相见晚,暂许南来聊旷快。

一时宾客多可人,坐令五月如深春。

画栋潭潭帘半捲,濛濛香雾无纤尘。

云披霞散烂红绿,滉漾无处投精神。

秦楼风轻雁初泊,玉指如流乍前却。

捍拨当胸拍屡催,一段风光来濩索。

虽无仪凤与舞兽,击拊分明谐振跃。

缑岭排空午夜凉,杳杳鸾吟上寥廓。

逡巡舞袖回飞雪,红茸毯衬鸦头袜。

落花飞絮互缤纷,流星掣电争明灭。

主人情不已,下客欢正浓,更邀娅姹持金钟。

从来酒户落人后,潋滟不觉随手空。

金张燕接平生惯,照眼今朝真未见。

敢辞醉倒菊花偏,只恐银潢低晓箭。

钧天一梦固依稀,欲问桃源路已迷。

何时再到红茸地,更遣游丝惹住伊。

形式: 古风

雷塘行

鞭长不能及马腹,有限生涯时苦促。

空使后人悲前人,雷塘春草年年绿。

谁知秀色若可餐,风光付与初凭肩。

力殚四海笑未已,眉黛一螺当几钱。

君不见黄金栋梁回首蠹,漠漠胡沙青冢暮。

么弦欲断空自知,千金漫买长门赋。

膏油续尽天须晓,石土馀垒可长保。

就令并蒂永不分,也应终恨雷塘草。

形式: 古风

读吴思道藏海诗集效其体

唐末诗人自一家,剪裁风月间莺花。

凭陵堕绪篇篇胜,点缀馀妍字字斜。

远水连天来怨笛,烂霞烘日带栖鸦。

法书警句真如此,流落桑榆重叹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邵旸叔发运

德门平昔仰高阳,自是芝兰根本香。

未许藩篱承妙晤,聊因文字借馀光。

舣舟月下逢桓守,盘马楼前见庾郎。

冬杪相期定如约,为君云影认鸾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