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台桐柏观二首(其二)

金庭福地竟如何,当日山前异事多。

子晋高风传世表,仙翁遗迹在岩阿。

三清路远须由学,九转功成岂怕魔。

我有玉符真诀在,黄衣谁肯远相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金庭福地的向往与探索,充满了对仙人遗迹和修炼之道的崇敬。诗人罗适以游历天台桐柏观的经历为背景,通过“金庭福地”、“当日山前异事”、“子晋高风”、“仙翁遗迹”等词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中提到的“三清路远须由学”,表达了修仙之路的艰难与需要不断学习的精神;“九转功成岂怕魔”,则展现了修炼者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定与勇气。最后,“我有玉符真诀在,黄衣谁肯远相过”两句,既透露出诗人对自身所掌握知识与秘籍的自信,也暗示了仙道之途的孤独与不易。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对精神追求与修行智慧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9)

罗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梁王寺过远桥寄昉师

长忆溪桥避暑时,天风六月袭人肌。

水随地脉来无尽,云过山头去不知。

拂面稚松应偃盖,当年游子已庞眉。

凭师莫动溪边石,留待东归题好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天台茅桥

京城湿墨遗相知,心绕天台四散飞。

记得小田桥上月,五更河露湿人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慈云院

七十有馀岁,不曾游此山。

因寻白云路,深入翠微间。

晓涧烟霞合,春岩草木斑。

谁灰心地火,占取一生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题天柱山

孤峰插太清,天柱此垂名。

造化功成后,乾坤赖不倾。

夜星千栱小,秋汉一梁横。

欲问登临处,重梯四面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