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招客见赠韵

夏夜僧窗淡月笼,新凉绝类九秋中。

曲生入座有清浊,荔子堆盘能白红。

持此淹留数佳客,慰予牢落一衰翁。

骊驹散后君知否,独卧山房竹里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夏夜僧舍,月光如纱轻笼,凉意仿佛初秋的清新。
新来的朋友坐定,有的谈吐高雅,有的平凡质朴,盘中荔枝红白相间,色彩鲜明。
我们在此款待几位贵客,聊以慰藉我这孤独落寞的老者。
宴席散去,你可曾记得,我独自在山房中,听竹叶随风摇曳的声音。

注释

僧窗:僧人的窗户。
淡月:朦胧的月光。
绝类:非常像。
九秋:秋天的代称,此处指初秋。
曲生:才子或有才华的人。
清浊:指言谈的高雅与平俗。
荔子:荔枝。
白红:形容荔枝的红色和绿色。
淹留:停留。
佳客:尊贵的客人。
牢落:孤独、落寞。
衰翁:老者。
骊驹:骏马,这里借指宴会或聚会。
山房:山中的小屋。
竹里风:竹林中的风声。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夏夜僧舍的独特氛围。"夏夜僧窗淡月笼",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僧人禅房内,月光透过窗户洒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意境。"新凉绝类九秋中",进一步强调了夏夜的清凉,仿佛秋天般清新,让人感受到季节的转换。

"曲生入座有清浊",这里的"曲生"可能是友人或僧侣,他们围坐一起,谈话或品茗,声音有高有低,增添了生活的烟火气。"荔子堆盘能白红",则通过色彩鲜明的荔子,展现出夏日的丰饶与热情,与僧房的静谧形成对比。

"持此淹留数佳客,慰予牢落一衰翁",诗人借此场景表达了对客人们的感激之情,他们的陪伴使他这个孤独的老者感到慰藉。"骊驹散后君知否","骊驹"象征着聚会的结束,诗人问友人是否还记得散去后的这一刻,暗示了对相聚时光的怀念。

最后,"独卧山房竹里风"以个人的孤独收尾,竹林中的微风轻轻吹过,更显出诗人心中的落寞。整首诗以夏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僧舍生活和与友人的交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次郑禹功韵

怪底消除执热烦,郑公方丈接三韩。

空馀坐榻悬犀柄,岂有行厨洗玉盘。

作吏忽惊玄鸟变,寻盟未向白鸥寒。

诸山只在登临眼,安得陪君杖履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徐?立韵

此身那得作飞仙,魂梦相从但欲眠。

极目参辰不相见,论心胶膝未为坚。

别君甲子三千日,问我春秋七十年。

久要不忘吾辈事,交情自昔几人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秘丞李希声新省韵

吾皇德泽小沧溟,倒载干戈不用刑。

天以图书效河洛,人如兰玉秀阶庭。

石渠尽日蓬山影,金殿凌虚帝座星。

从此崇文三万卷,权舆甲部圣师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钱处和赠赴召之行韵

苍颜白发海边州,敢与君王侧席求。

水似篙深催我去,雨如丝下要人留。

偶然结绶登畿左,不用攀辕拥道周。

高卧耦耕吾有分,何心赐璧取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