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昙花宝上人院

九陌最幽寺,吾师院复深。

烟霜同覆屋,松竹杂成林。

鸟语境弥寂,客来机自沈。

早知能到此,应不戴朝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远幽静的寺院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心灵宁静的向往。

“九陌最幽寺”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空间氛围,九陌意为九曲小道,小道蜿蜒曲折通往深处的寺庙,已显现出一种远离尘嚣、隐逸世外的意境。"吾师院复深"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幽深感,"吾师"指的是诗人心中的导师或精神寄托,这里可能是佛教僧侣,也可能是诗人的内心所依赖的人物。

“烟霜同覆屋,松竹杂成林”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使得寺院周围环境显得更加幽深静谧。烟霜覆盖着屋顶,营造出一种时间静止、尘世隔绝的氛围,而松竹交织成林,则增添了一种野趣与生机。

“鸟语境弥寂”一句,以鸟鸣声为背景音乐,使得寺院及其周遭环境显得更加安宁。"客来机自沈"则表明诗人对于外界的淡然态度,尽管有客人到来,但他心如止水,不为世事所扰。

最后“早知能到此,应不戴朝簪”两句,是诗人对自己能够达到这一境界的自我肯定。"早知"表明这是一个早已预见和渴望达到的状态,而"应不戴朝簪"则象征着脱离了世俗的羁绊,达到了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寺院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过城南僧院

寺对远山起,幽居仍是师。

斜阳通暗隙,残雪落疏篱。

松静鹤栖定,廊虚钟尽迟。

朝朝趋府吏,来此是相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过钦上人院

有相无相身,唯师说始真。

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

古壁丹青落,虚檐鸟雀驯。

伊余求了义,羸马往来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过稠上人院

清羸一饭师,闲院亦披衣。

应诏常翻译,修心出是非。

雪中疏磬度,林际晚风归。

蔬食常来此,人间护净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别李馀

病童随瘦马,难算往来程。

野寺僧相送,河桥酒滞行。

足愁无道性,久客会人情。

何计羁穷尽,同居不出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