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不见

东飞伯劳西飞燕,我所思兮独不见。

岁云暮矣多霜霰,日月推迁玄发变。

茕茕处廓谁与邻,高山无蹊河无津。

车粼粼,马駪駪,车马纵横遍城闉。独不见,意中人。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独不见》是明代诗人郑瑗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首句“东飞伯劳西飞燕,我所思兮独不见”,以伯劳鸟和燕子的相对飞行,象征着诗人与思念之人相隔两地,无法相见的无奈与哀愁。接着,“岁云暮矣多霜霰,日月推迁玄发变”两句,通过描述季节更迭、岁月流逝,以及自己头发由黑转白,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同时也加深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相聚难再的感慨。

“茕茕处廓谁与邻,高山无蹊河无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身处空旷之地,四周无人相伴的孤独感。高山与河流的比喻,既象征了诗人内心的高洁与孤傲,也暗示了与外界的隔绝,以及寻求理解与共鸣的渴望。

“车粼粼,马駪駪,车马纵横遍城闉”描绘了一幅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城市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繁华世界中那份难以触及的温暖与亲近的向往。

最后,“独不见,意中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深深思念与渴望相见的心情,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综上所述,《独不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表达了诗人面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远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

郑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南思

落日川光暗,回塘鼓旋楫。

风吹绿鬟影,相将乱荷叶。

放声歌采莲,何人知是妾。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叶]韵

太湖竹枝歌二首(其一)

吴江长桥如长虹,西来太湖桥下通。

我家落日水如镜,照见人影在波中。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东]韵

太湖竹枝歌二首(其二)

苏州南来是太湖,少见杨柳多桑株。

谁家女子在楼上,手揭红帘看打鱼。

形式: 词牌: 竹枝

震泽竹枝词送中书李舍人二首(其一)

太湖东与海相通,大浪掀天难使篷。

今夜且来洲里宿,明朝又怕日高风。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