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七日夜梦中作二首(其二)

霜露薄貂裘,连年塞上留。

芦笳青冢月,铁马玉关秋。

振臂忘身惫,凭天报国雠。

诸公方衮衮,好运幄中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霜露浸湿了轻薄的貂皮衣,我在边塞已经停留多年。
在青冢的月光下,吹响着凄凉的芦笳,铁骑在玉门关外度过秋天。
挥动手臂,忘记疲惫,仰天发誓要报国家之仇。
而那些达官贵人们,正在朝廷中忙碌地筹划着好运。

注释

霜露:寒冷的天气和露水。
貂裘:珍贵的皮衣。
塞上:边疆地区。
芦笳: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青冢:王昭君的墓,代指北方边塞。
铁马:披甲战马。
玉关:玉门关,古代边关之一。
振臂:挥动手臂,表示决心。
身惫:身体疲惫。
国雠:国家的仇恨。
衮衮:形容众多官员或忙乱的样子。
好运幄中筹:在朝廷中策划好运的决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五月七日夜梦中作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壮志豪情。"霜露薄貂裘"写出了戍边战士在严寒中穿着单薄的皮衣,表现出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的艰苦。"连年塞上留"则强调了诗人长期驻守边疆的无奈与坚守。

"芦笳青冢月,铁马玉关秋"通过芦笛声和青冢(王昭君墓)的意象,营造出凄凉而苍茫的边塞氛围,同时以"铁马"和"玉关秋"描绘出战马奔腾和边关秋色的战场画面,展现了壮烈的战斗场景。

"振臂忘身惫,凭天报国雠"表达了诗人不顾疲惫,一心报效国家的决心,以及对敌人的仇恨。最后两句"诸公方衮衮,好运幄中筹"则暗讽当权者只顾自身安逸,不思边疆将士的艰辛,对比鲜明,透露出诗人的忧虑和不满。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边塞生活体验,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体现了陆游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五月七日拜致仕敕口号二首(其一)

剡曲东归日醉眠,冰衔屡忝武夷仙。

恩如长假容居里,官似分司不限年。

一札疏荣驰厩置,两儿扶拜望云天。

坐糜半俸犹多愧,月费公朝二万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五月七日拜致仕敕口号二首(其二)

黄纸东来墨未乾,孤臣恩许挂朝冠。

小儿扶出迎门拜,邻舍相呼拥路观。

白首奉身归畎亩,清霄无梦接鹓鸾。

从今剩把花前酒,忧患都空量自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五月二十一日风雨大作

风雨纵横夜彻明,须臾更觉势如倾。

出门已绝近村路,对面不闻高语声。

衔舳江关多蜀估,宿师淮浦饱吴粳。

老民愿忍须臾死,传檄方闻下百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五月十一日夜坐达旦

莫笑耽书不计年,寒儒业定几生前。

读经今日韦编绝,作赋当时铁砚穿。

公路晚悲身至此,令威归叹冢累然。

三更听雨蓬窗底,又作鳏鱼夜不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