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曲

千骑为一队,万骑为一军。

朝践狼山雪,暮宿榆关云。

将军羽箭不虚发,直到祁连无雁群。

隆隆春雷收阵鼓,蜿蜿惊蛇射生弩。

落蕃遗民立道边,白发如霜泪如雨。

褫魄胡儿作穷鼠,竞裹头颅不敢语。

阵前乞降马前舞,檄书夜入黄龙府。

形式: 古风

翻译

千骑组成一队,万骑构成大军。
早晨踏过狼山的雪,傍晚宿营在榆关的云间。
将军的箭从不失手,直射到祁连山,不见大雁群。
隆隆春雷响起,如同战鼓收声,蜿蜒曲折的蛇形箭矢发射出猎生的弩弓。
被击败的番邦遗民站立路边,白发如霜,泪水如雨。
敌人的魂魄被夺,犹如困兽,只敢低头不敢言语。
战场上求降者在马前起舞,檄文连夜送达黄龙府。

注释

千骑:形容骑兵众多。
万骑:数量极多的骑兵。
狼山:地名,可能指北方山脉。
榆关:古代边关,位于今辽宁丹东。
羽箭:装饰羽毛的箭,象征精准。
虚发:空发,这里指从未失手。
祁连:地名,在今甘肃省。
雁群:比喻信使或消息。
春雷:战争结束的象征。
阵鼓:战鼓。
惊蛇:形容箭矢飞快。
生弩:实战中的强弩。
落蕃遗民:战败后留下的外族人。
褫魄:丧失勇气。
竞裹:争先恐后。
头颅:头部,这里指生命。
黄龙府:古代地名,可能指敌方要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军队出塞作战的壮丽场景。诗人以“千骑”、“万骑”展现了军队的规模宏大,行进中“朝践狼山雪,暮宿榆关云”,表现出征途的艰辛与豪迈。接着,通过“将军羽箭不虚发”和“直到祁连无雁群”,赞美了将领的英勇和军队的精准打击。

战鼓在春雷声中收起,暗示战争即将结束。接下来的“蜿蜿惊蛇射生弩”形象地描绘了战斗的激烈。战后,被征服的胡人“落蕃遗民”只能“白发如霜泪如雨”,形容他们悲凉的境遇。面对胜利者,他们“褫魄胡儿作穷鼠”,惶恐至极。最后,“阵前乞降马前舞,檄书夜入黄龙府”,象征着敌人的投降和胜利者的凯旋。

整体来看,这首《出塞曲》以雄浑的笔触,展现了宋军的英勇和征伐的胜利,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具有深刻的战争反思。陆游作为南宋爱国诗人,其作品常常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出塞曲

佩刀一刺山为开,壮士大呼城为摧。

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动地银山来。

长戈逐虎祁连北,马前曳来血丹臆。

却回射雁鸭绿江,箭飞雁起连云黑。

清泉茂草下程时,野帐牛酒争淋漓。

不学京都贵公子,唾壶麈尾事儿嬉。

形式: 古风

北园杂咏十首(其四)

东吴霜薄富园蔬,紫芥青菘小雨馀。

未说春盘供采撷,老夫汤饼亦时须。

形式: 七言绝句

北岩

舣船涪州岸,携儿北岩游。

摇楫横大江,褰裳蹑高楼。

雨昏山半失,江涨地欲浮。

老矣宁再来,为作竟日留。

乌帽程丈人,闭户本好修。

骇机一朝发,议罪至窜投。

党禁久不解,战尘暗神州。

修怨以稔祸,哀哉谁始谋。

小人无远略,所怀在私雠。

后来其鉴兹,赋诗识岩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北斋

质衣葺北斋,攲坏略撑拄。

窗扉则虚名,聊足度寒暑。

独学无与论,推覈实劳苦。

审观古人意,十亦得四五。

无功与子光,相可岂待语。

一床宽有馀,高卧听檐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