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知昨非,伯玉有遗风。
而我岂谓然,野蓬生麻中。
年来更世患,颇悟穷与通。
所失岂鲁宝,所亡非楚弓。
不详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结交数丈夫,有仕有不仕。
静躁固异姿,出处尽忘己。
此志不获同,而我独多耻。
先师有遗训,处仁在择里。
怀此颇有年,兹行始堪纪。
四海皆兄弟,可止便须止。
酣歌尽百载,古道端足恃。
陶翁种五柳,萧散本天真。
刘生荷一锸,似亦返其淳。
步兵哭涂穷,诗思日以新。
子云草《太玄》,亦复赋《剧秦》。
四士今何在,贤愚同一尘。
当时不痛饮,为事亦徒勤。
我生百代下,颇与四士亲。
遥遥涉其涯,敛然一问津。
但惧翻醉墨,污此衣与巾。
君其恕狂谬,我岂独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