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近似月当怀,远似花藏雾。
好是月明时,同醉花深处。
看花不自持,对月空相顾。
愿学月频圆,莫作花飞去。
此诗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景象,融合了对月亮与花卉的情感寄托。开篇“近似月当怀,远似花藏雾”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将月亮和花卉分别隐喻为诗人所思念之事物和难以触及的美好。月亮近在咫尺却又若有若无,花卉则被薄雾笼罩,使人向往却又难以亲近。
“好是月明时,同醉花深处”一句,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愿望。在明亮的月光下,与花卉一起沉醉在美好的氛围中,这里的“醉”不仅指酒醉,更是心灵的满足与愉悦。
“看花不自持,对月空相顾”两句,诗人面对花卉时,无法自持,表明其内心的感动和迷惘。同时,他又在空旷中与远方的月亮相对视,流露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孤独与无奈。
结尾“愿学月频圆,莫作花飞去”一句,则是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美好愿望。月亮的圆缺循环不息,而花卉则会凋零,诗人希望自己能像月亮一样坚持与圆满,不愿成为易逝的花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恒久和美好永存的向往,以及面对无常世界时的感慨。
不详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春心如杜鹃,日夜思归切。
啼尽一川花,愁落千山月。
遥怜白玉人,翠被馀香歇。
可惯独眠寒,减动丰肌雪。
春山和恨长,秋水无言度。
脉脉复盈盈,几点梨花雨。
深深一段愁,寂寂无行路。
推去又还来,没个遮栏处。
我爱木中犀,不是凡花数。
清似水沈香,色染蔷薇露。
芗林月冷时,玉笋云深处。
归梦托秋风,夜夜江头路。
娟娟月入眉,整整云归鬓。
镜里弄妆迟,帘外花移影。
斜窥秋水长,软语春莺近。
无计奈情何,只有相思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