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晁以道

两官俱为邻,常若千里远。

经年不通书,子孰知我懒。

相期宇宙外,肯复校繁简。

我愚亦知此,子意岂不满。

子教东方生,自视何益损。

人言不当价,一钱万金产。

须子五千卷,丹笔校黄本。

子家太史氏,名成南北阮。

道山鸿雁行,岂惟私门衎。

功名须老大,四十未为晚。

快意会有违,急行宁小缓。

忽有河山阻,遂恐消息断。

我独不念此,人穷令智短。

子勿效我慵,书来慰愁眼。

形式: 古风

翻译

两官虽然相邻,却仿佛相隔千里。
多年没有通信,你怎会知道我懒散?
我们在宇宙之外相约,谁还会计较繁琐与简略?
我虽愚钝也明白这个道理,你的想法难道不满足?
你教导东方的学生,自问这对自己有何增减?
人们常说不值一文,但一字千金的价值何在?
你需要五千卷书,用朱笔校对黄纸古本。
你家出自太史家族,名声响彻南北阮地。
如同道山上的鸿雁群飞,岂止局限于私人门第的欢乐?
追求功名要到老年才成事,四十岁还不算晚。
快乐有时会违背初衷,匆忙前行不如稍作缓步。
忽然有山水阻隔,我担心消息就此中断。
唯独我不顾虑这些,人在困厄时智慧也会受限。
你不要效仿我的懒散,期待你的书信来安慰我忧虑的目光。

注释

两官:两个官职。
邻:相邻。
经年:多年。
不通书:没有通信。
子:你。
孰:怎么。
懒:懒散。
相期:相约。
宇宙外:超越世俗。
肯:会。
校:计较。
我愚:我虽然愚钝。
此:这个道理。
子意:你的想法。
满:满足。
东方生:东方的学生。
何益损:有何增减。
人言:人们常说。
不当价:不值一文。
五千卷:五千本书。
丹笔:朱笔。
黄本:黄纸古本。
子家:你的家。
太史氏:太史家族。
南北阮:南北知名地区。
道山鸿雁行:道山上的鸿雁群飞。
私门衎:私人门第的欢乐。
功名须:追求功名需要。
老大:老年。
快意:快乐。
违:违背。
宁:不如。
小缓:稍作缓步。
河山阻:山水阻隔。
消息断:消息中断。
我独:唯独我。
智短:智慧受限。
勿效:不要效仿。
书来:书信到来。
慰愁眼:安慰忧虑的目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写给友人晁以道的一首表达友情和交流的诗。诗中,诗人感叹两人虽然同在官场相邻,但由于事务繁忙,多年不通音信,暗示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似乎比实际地理距离还要遥远。诗人表达了对晁以道的理解,知道他并非懒于通信,而是因为事务繁重。

诗人希望晁以道能在闲暇时与自己交流,哪怕是在超越世俗琐事的宇宙之外,也不必过于计较文字的繁琐。他们都知道,学问之道需要时间和耐心,而晁以道的学问深厚,如同太史家族的名声,广受赞誉。

诗人提醒晁以道,功名并非一蹴而就,四十岁才起步不算晚,同时也告诫他自己,即使面临困难,也不应因忧虑而失去平和心态。最后,诗人恳切地希望晁以道能寄书来,以慰藉自己因困顿而略显焦虑的心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寄晁载之兄弟

人言婚宦情欲本,我始求脱君已半。

孰知一世如一梦,在梦而觉宁待旦。

寒檐冻雨作秋声,冷屋风灯挑不明。

樽前已作十年语,后会未期吾屡惊。

一闻七字心已识,钩章棘句天与力。

念子方壮我已衰,不见参天二千尺。

季也亦有诗百篇,叔子拟度骅骝前。

端能过我三冬学,可复参侬一味禅。

形式: 古风

寄黄充

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

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娱。

黄生后来秀,纯茂静者徒。

不见动经月,来亦不须臾。

人事已好乖,可复自作疏。

子虽向人懒,胜处不可孤。

迨此田事休,仍当寒雨馀。

深知阻泥泞,步屐意何如。

形式: 古风

寄答王直方

人情校往复,屡勉终不近。

一诗已经年,知子不我怨。

生世馀几何,尺箠日取寸。

怀禄有遐心,从俗无远韵。

时从府中归,数过林下饭。

平生功名意,回作香火愿。

三年不举觞,吻颊烟火焮。

岂无两苍龙,沾我一雨润。

官粗诗未工,猛乞毋小靳。

人生如此尔,文字已其闰。

是身虽臭腐,宁作青紫楦。

永怀忘年友,死矣馀令问。

念子颇似之,老我何所恨。

形式: 古风

寄答颜长道(其二)

贫病忧居士,雕虫累壮夫。

不能羞齿颊,幸免葬江湖。

疲马甘垂首,游鹰不应呼。

为谁归未得,山水故乡居。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