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晁载之兄弟

人言婚宦情欲本,我始求脱君已半。

孰知一世如一梦,在梦而觉宁待旦。

寒檐冻雨作秋声,冷屋风灯挑不明。

樽前已作十年语,后会未期吾屡惊。

一闻七字心已识,钩章棘句天与力。

念子方壮我已衰,不见参天二千尺。

季也亦有诗百篇,叔子拟度骅骝前。

端能过我三冬学,可复参侬一味禅。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们常说婚姻仕途欲望本源深厚,我刚想抽身你却已走了一半。
谁能料到一生就像一场梦,梦中醒来难道还要等到天亮。
寒冷的屋檐下,滴水成冰,秋雨声声作响;昏暗的屋内,风灯摇曳,光线微弱。
杯酒之间已谈论多年,未来何时再见,我心中常感惊愕。
一听见那七个字,我内心已明了,那是上天赋予的才华和力量。
想到你正值壮年,我却已老去,再无当年参天大树的气概。
你也曾写下百篇诗篇,叔子的才情堪比骏马在前。
你的学问足以超过我三个冬季的学习,但还能否与我一同参悟佛理呢?

注释

婚宦:婚姻仕途。
脱:抽身、退出。
孰知:谁能料到。
一梦:比喻人生短暂。
冻雨:寒冷季节的雨水。
风灯:旧时照明工具,风吹灯焰摇摆不定。
十年语:多年的交谈或约定。
屡惊:多次感到惊讶。
七字:指精炼的诗句。
钩章棘句:比喻文辞优美。
参天:形容极高。
季也:可能是诗人名字。
叔子: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名字。
三冬学:三年的刻苦学习。
一味禅:一种深入的禅修境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写给晁载之兄弟的,表达了对友情和人生感慨的深度。首句“人言婚宦情欲本”,揭示了世人普遍认为婚姻仕途追求源于欲望的本质。然而,诗人自述在寻求解脱时,对方已接近目标,暗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孰知一世如一梦,在梦而觉宁待旦”进一步强调人生如梦,即使在梦中醒来,也不必急于天明,流露出一种超脱和淡然的态度。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寒冷的秋夜景象,暗喻诗人与友人相隔遥远,只能通过书信交流。

“樽前已作十年语,后会未期吾屡惊”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重逢的期盼,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诗句“一闻七字心已识,钩章棘句天与力”赞美晁载之的才华横溢,他的诗作深得天赋予的力量。

“念子方壮我已衰,不见参天二千尺”感叹晁载之正值壮年,而自己却已衰老,暗示了岁月不饶人的无奈。最后两句“季也亦有诗百篇,叔子拟度骅骝前”赞扬晁载之的诗歌成就,期待他能超越自己,并以禅意结束,表达对友情的深厚和对彼此成长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又有对朋友才华的赞赏,体现了宋诗的深沉内敛风格。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寄黄充

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

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娱。

黄生后来秀,纯茂静者徒。

不见动经月,来亦不须臾。

人事已好乖,可复自作疏。

子虽向人懒,胜处不可孤。

迨此田事休,仍当寒雨馀。

深知阻泥泞,步屐意何如。

形式: 古风

寄答王直方

人情校往复,屡勉终不近。

一诗已经年,知子不我怨。

生世馀几何,尺箠日取寸。

怀禄有遐心,从俗无远韵。

时从府中归,数过林下饭。

平生功名意,回作香火愿。

三年不举觞,吻颊烟火焮。

岂无两苍龙,沾我一雨润。

官粗诗未工,猛乞毋小靳。

人生如此尔,文字已其闰。

是身虽臭腐,宁作青紫楦。

永怀忘年友,死矣馀令问。

念子颇似之,老我何所恨。

形式: 古风

寄答颜长道(其二)

贫病忧居士,雕虫累壮夫。

不能羞齿颊,幸免葬江湖。

疲马甘垂首,游鹰不应呼。

为谁归未得,山水故乡居。

形式: 五言律诗

寄滕县李奉议

滕大夫伯阳父孙,烹小鲜治大国原。

一得何用五千言,弛灾决狱人不冤。

盛气走讼畏讨论,终岁敛吏不到门。

子弟无赖皆西奔,外吏畏惧过乃尊。

踵门父老如云屯,拊髀跳踉走儿孙。

绛幡翠节歌呗喧,画盆戴顶烟如焚。

绣褾綵轴箱帕繁,曲躬叉手前致言。

畜眼未见耳不闻,暮年何以答此恩,请诵华严寿我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