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有感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将军的玉帐牙旗正处有利地位,国家危难的时刻应与皇帝分忧。
虽然已像窦融从关右奏上战表,还应效法陶侃率大军进驻石头。
哪能有蛟龙为失水而愁的道理,偏没有鹰隼在高爽的秋空遨游。
京城里日夜号哭不分人世阴间,宫内何时能抹干眼泪恢复自由。

注释

玉帐牙旗:指出征时主帅的营帐大旗。
得上游:居于有利的军事地理形势。
安危:偏义复词,这里偏用“危”义。
须:应当。
主君:指皇上。
窦融:东汉初人,任梁州牧。
此处指代刘从谏上疏声讨宦官。
陶侃:东晋时荆州刺史,时苏峻叛乱,陶侃被推为讨伐苏峻的盟主,后杀了苏峻。
石头:石头城,即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
蛟龙:比喻掌握天下大权的天子。
愁:一作“曾”,一作“长”。
鹰隼:比喻猛将名臣。
与:通“举”。
幽显:指阴间的鬼神和阳间的人。
早晚:即“多早晚”,什么时候,系不定之词。
星关:天门,指宫廷,即皇帝住处。
雪涕:指落泪。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重有感》。李商隐以其婉约和深沉的笔法闻名,这首诗也不例外,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局变迁、个人命运多舛的深刻感慨。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开篇两句,设立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场景,"玉帐牙旗"象征着皇家的权威与军队的盛况,而"得上游"则暗示了一种向上的趋势或者说是一种希望。紧接着,“安危须共主君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体现出一种忠诚和责任感。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这里具体提到了历史人物和地名,显示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关注。"窦融表"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事件,而"陶侃军宜次石头"则是在讨论军事行动的部署。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这两句诗语言富丽,意象深远。"蛟龙愁失水"喻指人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更无鹰隼与高秋"则是说在高远的秋天,也没有猎鹰作为伴侣,这两句共同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失落感。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这里诗人情感达到高潮,“昼号夜哭”表现了内心的痛苦与悲伤,而"兼幽显"则是说这种痛苦和悲伤不仅在隐秘中体现,也在明显之处展露。最后,“早晚星关雪涕收”描绘了一幅边塞孤寂的画面,"早晚"强调了时间的久远,而"星关雪涕收"则是对边疆战事的冷清和荒凉的一种抒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商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表现出了他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事件的巧妙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个人的哀伤情怀,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重过圣女祠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

昔叹谗销骨,今伤泪满膺。

空馀双玉剑,无复一壶冰。

江势翻银砾,天文露玉绳。

何因携庾信,同去哭徐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闻歌

敛笑凝眸意欲歌,高云不动碧嵯峨。

铜台罢望归何处,玉辇忘还事几多。

青冢路边南雁尽,细腰宫里北人过。

此声肠断非今日,香灺灯光奈尔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俳谐

短顾何由遂,迟光且莫惊。

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

柳讶眉双浅,桃猜粉太轻。

年华有情状,吾岂怯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