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

早年登此楼,退想不胜愁。

地远二千里,时将四十秋。

邅迍多失路,华皓任虚舟。

诗酒虽堪使,何因得共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早年曾登上这座楼,回想起往事不禁满怀忧愁。
距离故乡遥远有两千多里,此时已接近四十个春秋。
人生曲折,常走错路,我如同白发苍苍的舟,任凭命运漂泊。
虽然有诗有酒可以消遣,但何时能与你一同畅游呢?

注释

早年:指过去的某个时期。
退想:回忆回想。
愁:忧虑、忧愁。
地远:距离遥远。
二千里:极言距离之长。
四十秋:四十个年头,代指年纪大。
邅迍:形容道路曲折,人生困顿。
失路:迷失道路,比喻人生挫折。
华皓:形容头发花白,象征年老。
虚舟:空舟,比喻无所依靠。
诗酒:借指饮酒作诗的生活方式。
堪使:足以消遣。
何因:为何,什么原因。
共游:一起游玩,共享欢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续的作品,名为《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诗人通过描述自己重游旧地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早年登此楼,退想不胜愁。” 这两句表明诗人曾在早年来到这座楼上,如今再次登临,不禁陷入沉思之中,对过往的点滴回忆充满了无法言说的忧愁。

“地远二千里,时将四十秋。” 诗人提及与故乡之间相隔两千里,以及自己的年岁即将到达四十岁,这是对个人生命旅程的叙述,同时也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遥远。

“邅迍多失路,华皓任虚舟。” 这里的“邅迍”指的是迷茫或徘徊,“失路”意味着迷失方向。诗人用“华皓”形容月色之美丽,而“任虚舟”则是比喻自己的生命如同漂泊在无边的海洋上,没有确定的目标和依靠。

“诗酒虽堪使,何因得共游。”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有诗与酒可以排遣孤独,但仍然渴望找到知音或同路人,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滴。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的回忆和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收录诗词(1)

李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孙,纪王李慎长子。师从大儒王元感,最为知名。初封东平郡王,历和州刺史,迁徐州刺史。永昌年间,薨于位,赠银青光禄大夫,宗正少卿

  • 籍贯: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
  • 生卒年:?-689年

相关古诗词

过施水庵

胜地开阑若,幽寻信短筇。

僧贫祇施水,客至但闻钟。

讲坐天花满,香台翠霭重。

何当谢尘绂,白社此相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批答安禄山贺雪兼赐口号

腊月忻三白,嘉平安四邻。

预知天下稔,先为物华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诗送玄静先生归广陵

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师。

欣同八景会,更叶九丹时。

鸾鹤遥烟境,江山渺别思。

当迁洞庭日,留念上京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诗送玄静先生暂还广陵

杨许开真箓,夫君密契传。

九星连紫盖,双景合丹田。

玉简龟台职,金坛洞府仙。

犹期禦风便,朝夕候泠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