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质所作的《发家书》。诗中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官场,回归家庭的喜悦与感慨。
首句“别乘非为辱,江陵稍近家”点明了诗人即将离开官场,前往距离家乡更近的江陵,暗示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家庭的思念。接下来,“牙绯虽滞色,头白亦增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官服的颜色(牙绯)象征官位,头白则代表年华老去。这里既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无奈,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见说堂前竹,胜如屋角花”一句,诗人通过对比堂前的竹子与屋角的花朵,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竹子常被赋予坚韧不拔的品格,而花朵则多象征短暂的美好,此处的对比或许寓意着诗人对内心平静与外在繁华的不同看法。
最后,“脱身归到得,馀事总尘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后内心的轻松与释然,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往生活琐事的淡漠态度,将它们比作尘埃与沙粒,显得微不足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官场与家庭、自然与尘世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