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性大都迷里巷,爱将高树记人家。
春来偏认平阳宅,为见墙头拂面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和细腻观察。"野性大都迷里巷"展现了诗人在郊外漫步时,对周遭环境的亲切感受,那些曲折的小径似乎在引导着游子去发现新的风光。
"爱将高树记人家"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自然景物所抱持的情感。这里的“高树”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组成部分,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载体。
"春来偏认平阳宅"一句,通过对春天到来的描写,强调了季节变化带给人们的新鲜感受和审美体验。"平阳宅"象征着温暖明媚的居所,这里的“偏认”则显示出诗人对这种景象的特别喜爱。
"为见墙头拂面花"一句,是全诗情感高潮的展现。"墙头拂面花"这一形象,既是视觉上的美好,也蕴含着生机与温暖。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只为了那墙头绽放的花朵,就值得我们驻足欣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中点滴之美的深刻感悟。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良夕背灯坐,方成合衣寝。
酒醉夜未阑,几回颠倒枕。
柏树台中推事人,杏花坛上鍊形真。
心源一种闲如水,同醉樱桃林下春。
春来日日到西林,飞锡经行不可寻。
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浪心。
一日今年始,一年前事空。
凄凉百年事,应与一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