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戎昱的作品《咏史》。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历史上的和亲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感慨。"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一句,指的是在中国古代的历史记录中,常有为了和解与外族的关系而进行政治联姻的情况,这些都是出于无奈之举,显示了国家间关系的微妙与复杂。"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则强调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安全与否往往要靠女性来维系,她们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然而,诗人的立场是坚决的,他不愿意看到那些美好的面容最终沦落为平息外患的手段。"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表达了对这种政治现实的不满和悲哀。最后两句"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则是对历史长河中那些曾经参与过和亲政策的官员的一种反思,质疑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和贡献。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省,表达了诗人对于和亲这种外交手段的不满,以及对于女性角色的悲哀。同时,也隐含着对权力与历史评价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 生卒年:744~800

相关古诗词

罗江客舍

山县秋云闇,茅亭暮雨寒。

自伤庭叶下,谁问客衣单。

有兴时添酒,无聊懒整冠。

近来乡国梦,夜夜到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其二)

虽听采莲曲,讵识采莲心。

漾楫爱花远,回船愁浪深。

烟生极浦色,日落半江阴。

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秋日感怀

洛阳岐路信悠悠,无事辞家两度秋。

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

菏衣半浸缘乡泪,玉貌潜销是客愁。

说向长安亲与故,谁怜岁晚尚淹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夜梁十三厅事

今来秋已暮,还恐未成归。

梦里家仍远,愁中叶又飞。

竹声风度急,灯影月来微。

得见梁夫子,心源有所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