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梁十三厅事

今来秋已暮,还恐未成归。

梦里家仍远,愁中叶又飞。

竹声风度急,灯影月来微。

得见梁夫子,心源有所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如今秋天已接近尾声,我仍然担心不能及时回家。
在梦中家乡依然遥远,心中愁苦时,树叶又在飘落。
竹林中的风声急促,月光下的灯光微弱。
能见到您梁夫子,我的心灵就有了依靠。

注释

今来:现在。
秋已暮:秋天快结束。
还恐:仍然担心。
未成归:不能回家。
梦里:在梦中。
家仍远:家乡依然遥远。
愁中:心中愁苦时。
叶又飞:树叶飘落。
竹声:竹林的声音。
风度急:风声急促。
灯影:灯光。
月来微:月光微弱。
得见:能够见到。
梁夫子:尊称,可能指尊敬的人。
心源:心灵的源泉。
有所依:有了依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今来秋已暮,还恐未成归"显示出诗人对于不能如期回家的担忧。"梦里家仍远,愁中叶又飞"则透露出诗人在梦中也无法摆脱对家乡的思念,反而愁绪更深。

"竹声风度急,灯影月来微"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其中竹声和风声交织,营造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同时,灯光在月色中摇曳,显得分外柔和。

最后,"得见梁夫子,心源有所依"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寄托感。梁夫子可能是当时某位德高望重的士人,通过与之相见,诗人感到了一种精神上的依靠。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分子的尊敬,也反映出在孤独和迷茫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一种心理状态。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夜的寂寞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 生卒年:744~800

相关古诗词

秋望兴庆宫

先皇歌舞地,今日未游巡。

幽咽龙池水,凄凉御榻尘。

随风秋树弃,对月老宫人。

万事如桑海,悲来欲恸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秋馆雨后得弟兄书即事呈李明府

弟兄书忽到,一夜喜兼愁。

空馆复闻雨,贫家怯到秋。

坐中孤烛暗,窗外数萤流。

试以他乡事,明朝问子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王明府入道

何事陶彭泽,明时又挂冠。

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

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

悬悬老松下,金灶夜烧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王端公之太原归觐相公

柱史今何适,西行咏陟冈。

也知人惜别,终美雁成行。

春雨桃花静,离尊竹叶香。

到时丞相阁,应喜棣华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