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皇甫侍御曾还丹阳别业

云阳别夜忆春耕,花发菱湖问去程。

积水悠扬何处梦,乱山稠叠此时情。

将离有月教弦断,赠远无兰觉意轻。

朝右要君持汉典,明年北墅可须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云阳离别的夜晚回忆起春日耕作,花朵在菱湖畔绽放,我询问着前行的方向。
积水缓缓流淌,引起我对何方梦境的遐想,群山层叠,此刻情感纷杂。
即将离别时的明月让琴弦为之断绝,赠送远方之人却无兰草,感到心意显得轻微。
朝廷需要你执掌汉家经典,也许明年的北郊别墅需得你来打理。

注释

云阳:地名,代指离别的地点。
别夜:离别的夜晚。
春耕:春季耕种,此处引申为往昔的平静生活。
花发:花开,春天的象征。
菱湖:可能是一个具体地名,也泛指风景优美的湖泊。
积水:积聚的水,此处形容湖面宽广。
悠扬:飘扬,缓慢流动的样子。
何处梦: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幻想。
乱山:众多的山峰。
稠叠:密集重叠,形容山多而密。
将离:即将离别。
有月:月光下,特指离别之夜。
教弦断:使琴弦断裂,比喻离别之痛。
赠远:赠给远行的人。
无兰:没有兰花,兰花常用于赠别,表示高洁的情谊。
朝右:朝廷中的显要位置,指受到重用。
持汉典:掌握、传承汉代的文化与法律等经典。
明年:第二年。
北墅:北郊的别墅,可能指未来的生活安排。
可须营:或许需要经营、准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送皇甫侍御曾还丹阳别业》。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和深厚情感。

“云阳别夜忆春耕,花发菱湖问去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之夜回想起朋友春天耕作的情景,以及询问朋友离去的方向。这里通过“云阳”这个地名,营造了一种远行者的孤独和凄凉氛围,而“花发菱湖”则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反衬了人的悲凉。

“积水悠扬何处梦,乱山稠叠此时情。”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朋友离去后那种无边际的情感和思念。积水悠长,乱山叠嶂,都成为诗人寄托感情的画面。“何处梦”和“此时情”则透露出诗人的愁绪和不舍。

“将离有月教弦断,赠远无兰觉意轻。” 这两句通过“月下教弦”的场景,传达了朋友即将离别的信息,以及诗人对友谊深厚而又无奈的心情。“赠远”则表明诗人送给远行者的不仅是物品,更有深深的情意。

“朝右要君持汉典,明年北墅可须营。” 这最后两句,诗人在告诫朋友将来可能会用到的知识或技能,以及对未来相见的期待。这里的“朝右”指的是朋友即将踏上的旅程,“持汉典”则是对朋友能力和学识的一种肯定。而“明年北墅”则透露出诗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再次重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丰富的地理意象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于友谊和未来美好期待的寄托。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送重钧上人游天台

渐看华顶出,幽赏意随生。

十里行松色,千重过水声。

海容云正尽,山色雨初晴。

事事将心證,知君道可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唐赞善游越

田园临汉水,离乱寄随关。

今日烟尘尽,东西又未还。

长亭百越外,孤棹五湖间。

何处游芳草,云门千万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秘上人游京

共君方异路,山伴与谁同。

日冷行人少,时清古镇空。

煖瓶和雪水,鸣锡带江风。

撩乱终南色,遥应入梦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乾封李成

羽檄飞未息,离情远近同。

感君繇泛瑟,关我是征鸿。

眇默归人尽,疏芜夜渡空。

还期当岁晚,独在路行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