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为张山人赋

吴山锦绣开屏幔,四时佳气更回换。

此中风景似罗浮,却被君家分一半。

高居割据势颇雄,虎丘西峙山塘东。

柴弃篱落蒋翊径,几旬踏月兼临风。

山鸟山麋作吾友,门外春风散花柳。

狂来北郭辄放歌,客至南邻便沽酒。

丞相金陵亦半山,致君心事将无闲。

山林钟鼎各有趣,莫问区区出处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半山的壮丽景色和清幽氛围,以及居住于此的张山人的生活状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四季更替下山色的变换之美,以及山中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吴山锦绣开屏幔”,以“锦绣”形容吴山的美丽,将其比作展开的屏风,形象地展示了山色的壮丽。接着,“四时佳气更回换”,点明了四季更迭,山色随季节变化的景象,体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此中风景似罗浮,却被君家分一半。”将半山的美景与罗浮山相提并论,赞美其美不胜收,同时暗示张山人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高居割据势颇雄,虎丘西峙山塘东。”描述了半山的地理位置,高耸入云,气势磅礴,虎丘山在西,山塘在东,凸显了其独特的地理优势。

“柴弃篱落蒋翊径,几旬踏月兼临风。”写出了张山人日常生活的悠闲与自在,他漫步于山间小径,月夜踏歌,享受着自然的馈赠。

“山鸟山麋作吾友,门外春风散花柳。”进一步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山中的鸟兽成为了他的朋友,门外春风拂面,花柳轻摇,营造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

“狂来北郭辄放歌,客至南邻便沽酒。”表现了张山人豪放不羁的性格,无论是独自放歌还是与朋友相聚饮酒,都充满了自由与洒脱。

“丞相金陵亦半山,致君心事将无闲。”借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张山人虽身处半山,但心怀天下,志向远大,追求理想的精神境界。

最后,“山林钟鼎各有趣,莫问区区出处间。”总结了山林与庙堂各有其独特魅力,不必纠结于个人的出处,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半山的独特魅力和居住其中的张山人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是一幅融合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画卷。

收录诗词(1154)

江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台话旧卷为张绣衣赋

自古济南名士多,我闻杜老诗中语。

张刘苏柴齐鲁英,卓荦文章百夫禦。

昔年蚤结青云交,死生穷达民相许。

磨砻事业期圣贤,十载青灯共寒暑。

天公赋命有疾除,紫带青袍各俦侣。

焉知来者不如今,或者皇天庸玉女。

一朝聚首黄金台,旅馆张灯具鸡黍。

开尊共话曩昔时,竟夕连床听风雨。

素心不负莫逆情,百岁婚姻结男女。

人生邂逅且尽欢,相逢何必问出处。

出门跬步即胡越,况复东西路修阻。

丈夫离合信有时,不用区区动悽楚。

始终愿保金石期,长把音书托双鲤。

形式: 古风

送徐都堂诗

先生三十登黄甲,英俊群中独眉白。

青春筮仕秋台郎,折狱片言声翕赫。

西江佐宪知几年,秋霜肃处涵春泽。

楚台长宪庭无冤,复向西江作方伯。

请看今日百役均,无论当时两岐麦。

重名清望荷主知,天书晓出长安陌。

内台纲纪倍精神,燕蓟豺狼敛踪迹。

飞腾始速千里蹄,击搏方张九霄翮。

去日追思如伯棠,他年尚爱莱公柏。

章江离别公莫论,我辈尊前且戏剧。

彼此去住各尽欢,人生宇宙谁非客。

后夜相思何处边,举首西山看月色。

形式: 古风

送王太仆卿

章江门外春雨晴,溶溶鸭绿新水生。

有客拂衣朝帝阙,官船暂系章江亭。

旁人问我客者谁,天子近臣太仆卿。

九载循良二千石,薇垣柏府俱蜚声。

临轩昨日简才俊,綵鸾衔诏来承明。

羡君之行如登仙,惜君之去难为情。

同官视我如骨肉,和风甘雨春冥冥。

沙头欲别未忍别,仆夫为我迟行旌。

三酌五酌复十酌,尊前倾倒醉复醒。

区区离别不足赋,聊歌短述君须听。

愿君岩廊作柱石,致君尧舜如虞廷。

形式: 古风

登孺子亭奉和赵绣衣韵

东湖雨溢湍流急,北风日短寒鸦集。

湖水中央孺子亭,巍峨争与西山岌。

我因公暇此登临,水色云容正交熠。

忆昔汉祚将云亡,上下堂阶无等级。

六阴叠荡狐鼠号,三阳闭塞蛟龙蛰。

大厦一木难支撑,党锢诸贤徒饮泣。

先生窥见此几微,白驹皎皎焉能絷。

养晦韬光知几人,无怪当时称角立。

牛医见亦堪比伦,钦颐子兮差可及。

三徵不起老南州,数亩湖田一蓑笠。

平生厉志何辛勤,不稼不穑宁绝粒。

辍耕萧散无外求,坦腹长歌伐檀什。

感恩徒步太尉庐,絮酒炙鸡曾负笈。

下榻深知太守贤,掉头不肯侯门揖。

激愚起懦圣人徒,不学神仙事呼吸。

千古清风有如此,蹈海休誇鲁连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