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老受秋租辄成长句

黄花事了绿丛霜,蟋蟀催寒夜夜床。

爱日捃收如盗至,失时鞭扑奈民疮。

田夫田妇肩赪担,江北江南稼涤场。

少忍飞糠眯君眼,要令私廪上公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菊花凋零霜满林,蟋蟀声中夜渐深。
丰收的日子农民抢收好似盗贼来临,错过时节的惩罚只能让百姓受苦。
农夫农妇肩扛红透的稻谷,南北田野间都是晾晒稻谷的场地。
请稍忍片刻,糠尘入眼只是暂时,我们希望粮食能充实公家仓库。

注释

黄花:指菊花,秋季开花,此处象征丰收。
绿丛霜:绿色植物覆盖下的霜,形容秋末景象。
蟋蟀:秋天常见的昆虫,叫声常引出季节更替和夜晚降临。
爱日捃收:趁着好天气收割,爱日即晴朗的好天气。
奈民疮:表示对百姓疾苦的无奈,疮痍比喻困苦。
肩赪担:形容农夫肩扛着红熟的稻谷,赪指稻谷的颜色。
稼涤场:晾晒稻谷的场所,稼指农作物,涤场即晾晒场地。
私廪:私人仓库,此处指农户自家储存的粮食。
公仓:公共粮仓,政府或社区用于存储粮食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季农事收成的场景,以及农民缴纳租税的艰辛。首句"黄花事了绿丛霜",以菊花凋零和草丛结霜象征秋收已毕,而"蟋蟀催寒夜夜床"则通过秋夜蟋蟀的鸣叫渲染出寒冷与凄凉的气氛。

"爱日捃收如盗至",形象地写出农民在丰收的日子里抢收粮食的情景,犹如强盗突然降临,表达了他们对时间紧迫和生活艰难的无奈。"失时鞭扑奈民疮",则揭示了官府催租的严苛,如同鞭打百姓,加重了农民的痛苦。

接下来的"田夫田妇肩赪担",描绘了农夫农妇们肩扛沉重的谷物,疲惫不堪的劳动景象,"江北江南稼涤场"进一步扩展到全国范围内的繁忙收割景象。最后两句"少忍飞糠眯君眼,要令私廪上公仓",劝告官府稍稍体谅农民的疾苦,让百姓的私粮也能部分充公仓储,以缓解他们的困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宋代农民秋收和纳租的艰辛,寓含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公正赋税的期待。黄庭坚的笔触深沉而富有同情心,体现了他作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同子瞻和赵伯充团练

金玉堂中寂寞人,仙班时得共朝真。

两宫无事安磐石,万国归心有老臣。

家酿可供开口笑,侍儿工作捧心颦。

醉乡乃是安身处,付与升平作幸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同孙不愚过昆阳

田园恰恰值春忙,驱马悠悠昆水阳。

古庙藤萝穿户牖,断碑风雨碎文章。

真人寂寞神为社,坚垒委蛇女采桑。

拂帽村帘誇酒好,为君聊解一瓢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同韵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忆二首(其二)

万水千山厌问津,芭蕉林里自观身。

邻田鸡黍留熊也,风雨关河走阿秦。

鸿雁池边照双影,脊令原上忆三人。

年年献寿须欢喜,白发黄花映角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同韵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忆二首(其一)

革囊南渡传诗句,摹写相思意象真。

九日黄花倾寿酒,几回青眼望归尘。

蚤为学问文章误,晚作东西南北人。

安得田园可温饱,长抛簪绂裹头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