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忧(其四)

至人游八极,搏弄日月光。

不入生死途,宁有哀乐方!

与化无终尽,何物可颉颃!

所以老释徒,念此轻侯王。

或言学不至,时亦有所伤。

木槿慕大椿,鹪鹩效凤凰。

物理非一致,大小不相量。

斯言孰是非,万古终茫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述忧(其四)》由清代诗人姚莹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人生、宇宙、修行与世俗之间的关系。

首句“至人游八极,搏弄日月光”,描绘了至人超越凡尘,遨游于宇宙的广阔空间,与日月争辉的景象,象征着追求精神境界的极致。接着,“不入生死途,宁有哀乐方!”表达出至人超脱生死轮回,不再为世间喜怒哀乐所困扰的境界。而后,“与化无终尽,何物可颉颃!”则进一步阐述了宇宙万物变化无穷,任何事物都无法与其相匹敌的观点,强调了自然法则的不可抗拒性。

“所以老释徒,念此轻侯王”一句,指出修道者(老释,即道教和佛教)对此境界的深刻理解,认为这使得他们对世俗权力(侯王)不屑一顾。接下来,“或言学不至,时亦有所伤。”提出了一种观点,即如果修行未能达到最高境界,有时也会受到伤害或困惑。

“木槿慕大椿,鹪鹩效凤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木槿(一种短暂开放的花)与长寿的大椿(传说中的千年古树),以及小鸟鹪鹩模仿凤凰飞翔进行对比,暗示了自然界中不同生命形态的追求与局限,以及它们在追求卓越时可能面临的困境。

“物理非一致,大小不相量。”强调了自然界中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指出大小、强弱、快慢等属性并非绝对一致,每种存在都有其独特价值和意义。

最后,“斯言孰是非,万古终茫茫。”表达了对于人生哲学和宇宙真理的深沉思考,指出这些关于生命、宇宙和存在的讨论,或许永远无法得出确切答案,留给后世无尽的探索与思考。

整首诗以深邃的哲思贯穿,探讨了个体与宇宙、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和宇宙奥秘的深刻洞察与反思。

收录诗词(81)

姚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晓起有怀刘明东、朱歌堂

容久因循惯,园荒岁月侵。

寒花依白日,黄叶下疏林。

岂不故乡思,其如海水深。

羊求书尚在,启箧见君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甲申十月生日作

行年四十颜衰久,强半天涯叹离群。

臣壮不如今欲老,后生可畏竟无闻。

冲寒黯黯孤城日,匝野冥冥大海云。

从古书生能慷慨,一杯遥酹杜司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台湾郡斋红蕉数株,六八月放花,至十一月强半叶枯而花未已,小鸟时时来啄,诗以慰之

玲珑石畔倚轻红,开落纷纷小院中。

为伴愁人听夜雨,那堪娇鸟啄秋风。

芳心密卷终难放,绿叶欹残尚一丛。

不用天涯嗟岁晚,春风犹在海云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别颖斋观察

久生若浮云,来往任所寄。

况乃忧患中,托身君子契。

使君经国彦,植身圭璋器。

缔交重金兰,问言别泾渭。

台洋古荒服,圣代所新置。

开辟千里疆,闽粤赖屏蔽。

九重咨守牧,惟君实干济。

永念民番忧,抗言陈大计。

簿书常午夜,妻子惜况瘁。

盗已靖萑苻,军还罢烽燧。

莹也江海人,狂直疏世事。

愧乏鹦鹉才,风尘久沦弃。

吾师开幕府,闽浙实总制。

知弟莫若师,居常发深喟。

此非一世才,谆语自韬晦。

君能置腹心,蒙敢吝微技。

既鼓邯郸瑟,时下雍门泪。

忘形到尔汝,礼岂为我辈!

冬夜非不长,语多犹少寐。

焦冥游溟渤,自此快心意。

胡乃远别离,又向长安市。

陈遵辖再投,徐稚榻几敝。

世事苦牵促,一朝遂分袂。

赠我橐中装,千金概然致。

谆谆商出处,夷险问身世。

强壮服官年,遐哉他日志。

春风三月花,娇鸟弄声碎。

剧饮且欢娱,何惜千杯醉!

沧波万里去,浩浩天无际。

安得素心人,同鼓中流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