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张畴斋承旨作仙山晚渡

十月之交,朔风其飘。我来自南,于以游遨。

清霜著乔木,落叶洒江皋。

野桥驾略彴,苍石浴寒潮。

客子暮担簦,蹀蹑上轻舠。

澄江静可渡,不惮前山遥。

闻有列仙人,炼玉遗丹膏。

凤音虽寂寞,素鹤可相招。

愿寻长生道,白日登云霄。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自南而来,游历仙山晚渡的景象。首句“十月之交,朔风其飘”,点明了时间与气候特征,秋风凛冽,预示着季节的更迭。接着,“我来自南,于以游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游历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清霜著乔木,落叶洒江皋”描绘了深秋的典型景色,霜降之后,树木披上了银装,落叶铺满了江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美的氛围。“野桥驾略彴,苍石浴寒潮”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冷寂,野桥横跨,苍石映照着寒冷的江水,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客子暮担簦,蹀蹑上轻舠”写出了诗人的行踪,傍晚时分,他背着行囊,踏上小舟,继续他的旅程。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坚韧,也暗示了他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澄江静可渡,不惮前山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勇气与决心,即使路途遥远,江水清澈,也能勇敢前行。

最后,“闻有列仙人,炼玉遗丹膏。凤音虽寂寞,素鹤可相招”几句,将主题引向了仙山与超凡脱俗的世界,诗人似乎在寻找着某种超越现实的真理或理想。这里的“列仙人”、“炼玉”、“丹膏”、“凤音”、“素鹤”等意象,充满了神秘与浪漫色彩,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愿寻长生道,白日登云霄”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渴望获得永恒生命,追求精神上的升华与超越,最终达到与天地同寿的理想境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一位文人墨客在自然与超自然之间寻求心灵寄托与精神慰藉的过程。

收录诗词(120)

朱德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仪凤山作

物灵不自显,凤兮在山楸。

文章日益著,律吕音相求。

山川何岧峣,摇落关河秋。

征雁度空碧,乌鸟集林丘。

仲尼久已往,郊薮谁能留。

行看太平日,君臣协成周。

瑞世当一见,孤鸣扬九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葺旧庐作

先人昔处世,行义如鲁黔。

衰年当薄俗,历此忧患深。

敝庐隔风雨,高歌忘古今。

蔬食乐晨夕,得殽良盍簪。

床头置周易,牖下莓苔侵。

临云析疑义,言论众所钦。

皇天不少假,悲风起长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和柯敬仲博士幽兰

阳和遍岩谷,猗兰发初芳。

幽姿不自媚,随风忽飘香。

宁辞雨露恩,感此岁月长。

愿随郎官握,得上中书堂。

不惭山泽姿,高贵比金张。

灵芝在宣室,岂独怀沅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唐明皇幸骊山图

骊山西北高,万乘东南至。

霓旌苍翠中,阁道丹青里。

忆昔上林游,春寒多并辔。

羯鼓召花奴,黄门催力士。

霓裳曲未终,惊动渔阳骑。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