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积寺

宝积重来异昔年,修廊千步辟山边。

南分灵派渠行玉,北敞高台花雨天。

日照青林犹带润,云收翠崦尚藏烟。

庞眉老子升猊坐,不惜家风示众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刘芑所作的《宝积寺》诗,描绘了宝积寺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文化氛围。诗中以宝积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

首句“宝积重来异昔年”,点明了诗人再次造访宝积寺时,感受到的环境与往昔的不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变迁。接着,“修廊千步辟山边”描绘了宝积寺内长廊蜿蜒,延伸至山边的壮观景象,展现出寺庙建筑的宏伟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南分灵派渠行玉,北敞高台花雨天”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将南面的水流比作晶莹剔透的玉石,北面的高台则仿佛在花雨中绽放,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美丽的氛围。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隐含着对宝积寺所在之地独特魅力的赞叹。

“日照青林犹带润,云收翠崦尚藏烟”进一步描绘了宝积寺周围的自然景观。阳光照耀下的青葱树林依然散发着湿润的气息,而远处的山峦在云雾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宝积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生机与静谧之美。

最后,“庞眉老子升猊坐,不惜家风示众贤”两句,通过描述一位老者(可能是指寺中的长老或僧人)坐在佛像前,不吝于展示家族或寺庙的传统与智慧,向众人传授知识与教诲的情景,体现了宝积寺作为宗教圣地的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这不仅是对宝积寺历史文化的赞颂,也是对其精神内涵的深刻揭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宝积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宝积寺作为一处宗教与文化交汇点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神圣之地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

刘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非风非幡无处著,是风是幡无著处。

辽天俊鹘悉迷踪,踞地金毛还失措。

呵呵呵,悟不悟。

令人转忆谢三郎,一丝独钓寒江雨。

形式: 偈颂

酬普首座偈

性空老人何快活,只有三衣并一钵。

丛林端的死心儿,见胆开谈心豁豁。

有时吹笛当言说,一声吹落西江月。

桃花庵中快活时,往往观者舞不彻。

甚道理,能欢悦,摇手向人应道别。

堪笑无人知此意,尽道称锤硬似铁。

难瞒唯有当行家,为报临机莫漏泄。

形式: 偈颂

悼普首座偈

僧不僧,俗不俗,曾得死心亲付嘱。

平生知命只逍遥,行道苦无清净福。

东西南北放痴憨,七十七年?怪足。

黍桶里著到,波涛里洗浴,个中谁会无生曲。

随潮流去又流归,莫是庵前恋筇竹。

呵呵呵,老大哥,快活谁人奈汝何。

形式: 偈颂

休将碧落中秋节,来并曹溪无相月。

冷淡无关玉兔光,虚明直透银蟾穴。

圆不圆,缺不缺,一道灵光无间歇。

照人何处不分明,直下承当眼添屑。

本无生,亦无灭,只有休心最亲切。

采石江头弄影时,谪仙到此空颠蹶。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