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墨竹

万顷琅玕压碧云,清风幽兴渺无垠。

当时首肯说不得,不意相知有此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自题墨竹》。诗中描绘了作者对墨竹的独特情感与深刻感悟。

首句“万顷琅玕压碧云”,以“万顷”形容竹林之广袤,“琅玕”比喻竹子,整个画面仿佛是翠绿的竹海压低了天边的白云,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宁静的自然景观。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竹林的壮观景象,也隐含了作者对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脱俗品质的赞美。

次句“清风幽兴渺无垠”,进一步渲染了竹林中的清风与幽静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由。这里的“渺无垠”表达了这种宁静与自由的广阔无边,仿佛心灵可以在这片竹海中得到彻底的释放和净化。

后两句“当时首肯说不得,不意相知有此君”,则转而表达诗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前一句“当时首肯说不得”可能是指诗人曾经对竹子的品质有所认同,但未能言表或表达出来,流露出一种遗憾与感慨。后一句“不意相知有此君”则是诗人意外地发现,竹子不仅是自然界的一份子,更是他内心深处的理解与知己。这里“此君”是对竹子的尊称,寓意竹子与诗人之间存在着一种超越物质的深刻连接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竹林的壮丽景象和抒发诗人对竹子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中蕴含着对坚韧、高洁品质的向往,以及对心灵自由与超脱世俗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题郑子封书塾

天垂古色映柴门,千古传家事具存。

此世只除君父外,不曾重受别人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题画兰

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万古。

形式: 四言诗

闺怨

画眉夫婿客游梁,独理瑶琴山水长。

莫上翠楼凭几望,陌头无数碧垂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