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道中所见(其十七)

斧斤不贷老根株,素节苍皮委路隅。

忆昨此中逃午暑,前知愧不及尧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不再砍伐老树根,白节青皮丢在路边。
想起昨天在这里躲避夏日炎热,从前的我比不上尧夫的明智。

注释

斧斤:砍伐工具。
贷:宽恕,免除。
老根株:老树根。
素节:白色节疤,指树皮。
苍皮:青色树皮。
委:丢弃,遗落。
路隅:路边角落。
忆昨:回忆昨天。
逃午暑:躲避中午的酷暑。
前知:先前的预见。
愧不及:感到惭愧不如。
尧夫:指宋代诗人陈与义,字尧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意境。开篇“斧斤不贷老根株,素节苍皮委路隅”两句,通过对古树的描述,表现出岁月的沧桑和自然界的无常。“斧斤不贷”意味着时间不会宽恕,即便是最坚固的生命体也无法逃脱时光的侵蚀。老根株依旧挺立,但已经显得苍老而脆弱,素节(树枝)覆盖在地上,给人一种萧瑟之感。

紧接着,“忆昨此中逃午暑”一句,诗人回忆起过去在这棵古树下避暑的情景,展现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然而,这份怀旧很快被“前知愧不及尧夫”所取代。这两字表达了一种自我反省的心情,诗人意识到自己无法达到古圣先贤(如尧、舜)的境界,从而生出了惭愧之情。这里的“前知”暗示了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对个人能力的认识。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自然景象,更通过古树这一静态物象,勾起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个人能力不足以及历史伟人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四安道中所见(其二十五)

归途拟向城中去,论旧翻惊人已非。

怅望敬亭烟雨外,平生漫说谢玄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四安道中所见(其六)

狭路倾敧下涧隈,归牛忽带夕阳来。

狂遮瞪视浑无奈,凭仗谁人拽鼻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四安道中所见(其二十)

每羡向平婚嫁了,恣游五岳可曾回。

也应未断尘缘在,依旧挑包入浙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四安道中所见(其十)

千颗丰融怕日侵,楮生调护贵于金。

直须待折囊封了,方见冰霜一片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