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延平王指挥

将军英年负才武,坐镇闽藩乐风土。

旆拂九华峰际云,帆开双剑津头雨。

太平不复事刀弓,对酒投壶如祭公。

胜游随处题名在,何必燕然纪战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闽藩的英姿与生活,展现了其豪迈的英雄气概与对地方文化的融入。首句“将军英年负才武”直接点出将军的年轻有为和出众才能,接着“坐镇闽藩乐风土”则表现了他不仅有军事才能,还乐于融入当地文化,享受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

“旆拂九华峰际云,帆开双剑津头雨”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烘托将军的形象,九华峰顶的云雾与双剑津头的风雨,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喻将军的雄心壮志和勇猛无畏。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人物形象巧妙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意境更为深远。

“太平不复事刀弓,对酒投壶如祭公”则描绘了将军在和平时期的生活场景,他不再使用刀弓这样的武器,而是与人饮酒作乐,甚至像古代的祭公一样进行投壶游戏,这既体现了将军的闲适生活,也暗示了他对和平生活的珍惜与向往。

最后,“胜游随处题名在,何必燕然纪战功”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赞美之情。胜游中的题名,意味着将军在各地留下了足迹和名声,而“何必燕然纪战功”,则是在赞誉将军不仅以战功著称,更以他的智慧、品德和对地方的贡献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怀念,无需通过燕然山刻石来记录战功,其影响和声誉已经深入人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将军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多面性与高尚品质,既有英雄的豪情,又有文人的雅致,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5)

陈亮(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陈叔起时在永嘉不归

闽南一别几经秋,林馆莺花忆旧游。

过雁不堪频北望,沧江无奈自东流。

风尘冉冉逢人少,江草萋萋向客愁。

白发丹青应更好,何时飞翰寄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拟咸阳怀古

群山迢递走咸阳,王业当年此地昌。

天府首开秦社稷,金城今作汉封疆。

渑池北入河流去,轵道西连草树荒。

故苑离宫何处是,空令词客吊兴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代送林童子恩荣学道之延平

一棹夷犹上剑津,烟霞楼观可栖身。

云山漫漫空伤别,野鹤昂昂已出尘。

溪路梅花千树雪,仙家瑶草四时春。

他年鍊得金丹就,持向高堂寿老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奉寄高廷礼时求贤甚急高且讲学编诗不暇

壮游心事已蹉跎,寂寞扃扉似养疴。

秋尽却看来雁少,暮愁空对远山多。

频伤白露摧兰蕙,独羡清风满薜萝。

见说新编又超绝,近来衡鉴复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