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三首(其一)

寄愁何处好,金奁怕展,紫箫声杳。

十幅乌丝,寂寞怨琴凄调。

犹忆笼香倚醉,是旧日、承平年少。

憔悴早,词笺赋笔,半销衰草。

最怜渌水亭荒,曾几度流连,几番昏晓。

玉笥薶云,付与后人凭吊。

君自孤吟野鬼,谁念我、啼鹃怀抱。

消瘦了,恨血又添多少。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鉴赏

这首《玉漏迟》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现了深沉的忧愁与哀思。词中通过“金奁”、“紫箫”、“十幅乌丝”、“渌水亭”等古典意象,营造出一种既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当前落寞情境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繁华不再、个人命运多舛的感慨。

“寄愁何处好”,开篇即点明主题,愁绪无处安放,引人深思。接下来,“金奁怕展,紫箫声杳”两句,以“怕展”的金奁和“声杳”的紫箫,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恐惧与孤独,以及对往日欢愉时光的怀念。“十幅乌丝,寂寞怨琴凄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词人的孤独与哀怨融入音乐之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犹忆笼香倚醉,是旧日、承平年少”一句,词人回忆起往昔的欢乐时光,那时的自己还年轻,享受着生活的美好。然而,“憔悴早,词笺赋笔,半销衰草”则揭示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现实,词人的容颜与才华都已逐渐凋零,如同衰败的草木,充满了无奈与悲哀。

“最怜渌水亭荒,曾几度流连,几番昏晓”几句,通过渌水亭的荒芜,反映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现状的无奈。渌水亭曾是词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如今却荒废已久,象征着往日的欢愉与现在的落寞形成了鲜明对比。

“玉笥薶云,付与后人凭吊”一句,词人将自己与往昔的美好时光一同埋藏在云雾缭绕的玉笥山中,留给后人凭吊,既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寄托。

最后,“君自孤吟野鬼,谁念我、啼鹃怀抱”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在这样的世界里,他只能独自吟唱,仿佛成为了无人问津的野鬼,只有啼鹃的叫声能陪伴他的怀抱,传递出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哀伤。

“消瘦了,恨血又添多少”则是对词人内心痛苦的直接表达,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身心日益消瘦,心中的恨意也愈发浓烈,无法排解。

整体而言,这首《玉漏迟》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词人在面对时光流逝、个人命运多舛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往昔美好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哀叹,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玉漏迟三首(其二)

病多欢意浅,空篝素被,伴人凄惋。

巷曲谁家,彻夜锦堂高宴。

一片氍毹月冷,料灯影、衣香烘软。

嫌漏短,漏长却在,者边庭院!

沈郎瘦已经年,更懒拂冰丝,赋情难遣。

总是无眠,听到笛慷箫倦。

咫尺银屏笑语,早檐角、惊鸟啼乱。

残梦远,声声晓钟敲断。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玉漏迟三首(其三)

西风无着处,如今闲了,斜阳高树。

摇落江潭,一片乱鸦飞去。

客思吟商最苦,更消得、庾郎愁赋。

深院宇,残萤断雁,伴人凄楚。

谁怜病枕难禁,正飒飒吹来,萧萧不住。

采绿前游,空有砌蛩能诉。

弹指几番怨恨,怕化作、漫天碎雨。

君听取,凉声又惊秋暮。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沁园春

卷起湘帘,是谁留住,巫山片云。

爱流苏百结,遥连步障,琉璃四角,低压文裀。

梅影笼宵,杨花扑昼,里许元来别有春。

闲思想,自同心撒后,不怕黄昏。

输他见惯横陈,笑比似、红墙隔几层。

记销金寒重,枕怜双粲,软绡凉透,床怯初分。

珠络明县,香筒暗减,围得柔乡到晓温。

无眠夜,听珊瑚钩响,第一销魂。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醉太平四首(其一)

桥横碧汀,山围翠屏。小亭弦索凄清,杂溪声树声。

烟笼鬓青,风吹酒醒。几时待访云英,趁江船月明。

形式: 词牌: 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