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阴闭秋色,何处动悲凉。
有叟傅岩隐,明时潘鬓苍。
残书几箧蠹,寒菊半篱荒。
惟学春秋者,时时到草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萧瑟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秋阴闭秋色,何处动悲凉"写出了秋天特有的阴冷气氛,以及这种氛围下产生的情感波动。这两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沉郁基调。
接着,"有叟傅岩隐,明时潘鬓苍"中的"叟傅岩"可能是指一位隐居其间的高洁之士,而"明时潘鬓苍"则描绘了秋天树木凋敝的景象。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易逝的感慨。
第三句"残书几箧蠹,寒菊半篱荒"中,"残书"和"蠹"都是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象征,而"寒菊"则在秋天的冷清中独自绽放,营造出一种凄凉之美。
最后两句"惟学春秋者,时时到草堂"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历史、领悟历史规律的渴望,以及他经常前往某个简朴的地方进行思考和写作。这里的"春秋"可能不仅指《春秋》一书,也寓意着对历史长河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学养和内心的宁静与坚守。
不详
天道不可诘,吾当责尔螟。
方今绝谗慝,何故播膻腥。
野草离离尽,秋禾穗穗零。
知君恤民意,鬓减数茎青。
春近满鲁分,雨馀堆汶河。
浓云映不尽,残照射来多。
高与天临县,闲临月上坡。
特开西北户,爱此郁嵯峨。
满径蓬蒿懒自锄,何人日午叩茅庐。
徂徕山下一枕睡,经略府中三纸书。
兵谋贵胜纵横出,海鸟忘机饮啄馀。
唯有淮夷雅宜作,文章兼不让黄初。
君言下第我西飞,执手都门泪满衣。
万里得归头半白,经年相别道应肥。
火钻欲遍龟难死,竹实犹多凤不饥。
暂到东山慰愁抱,春秋之学说深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