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海榴树呈八叔大人

曾在蓬壶伴众仙,文章枝叶五云边。

几时奉宴瑶台下,何日移荣玉砌前。

染日裁霞深雨露,凌寒送暖占风烟。

应笑强如河畔柳,逢波逐浪送张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曾在仙境与仙人相伴,我的才学如五彩云边的繁花。
何时能有幸在瑶池盛宴中献艺,哪一日能在玉石台阶前展现荣光。
我如同染日的霞光和深沉的雨露,即使严寒也能传递温暖,独占风华。
想必会有人笑我比河畔的柳树还要坚韧,随波逐流却如同张骞般追求远大梦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沈亚之的作品,题目为《题海榴树呈八叔大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深情寄托。

"曾在蓬壶伴众仙,文章枝叶五云边。" 这两句通过神话中的蓬莱仙境,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共处一方仙境的情景,而“文章枝叶”则象征着诗人的文采和才华,如同天上的云朵一般高洁。

"几时奉宴瑶台下,何日移荣玉砌前。"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希望能够在瑶台这样的仙境中与朋友们共享宴席,同时也期待着将来能在荣耀中占有一席之地。

"染日裁霞深雨露,凌寒送暖占风烟。"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感受和情感寄托,从日光、彩霞到雨露,再到冬天的温暖和春天的微风,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应笑强如河畔柳,逢波逐浪送张骞。" 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深情赞美,希望朋友们像河边的柳树一样坚韧不拔,即使遇到波涛也能一路欢歌,直至远方。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收录诗词(27)

沈亚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 字:下贤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781—832

相关古诗词

山出云

片云朝出岫,孤色迥难亲。

盖小辞山早,根轻触石新。

飘扬经绿野,明丽照青春。

拂树疑舒叶,临江似结鳞。

从龙方有感,捧日岂无因。

看助为霖去,恩沾雨露均。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

客子去淮阳,逶迤别梦长。

水关开夜锁,雾棹起晨凉。

烟月期同赏,风波勿异行。

隐山曾撼橹,转濑指遥樯。

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

因书报惠远,为我忆檀郎。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劝政楼下观百官献寿

御气黄花节,临轩紫陌头。

早阳生彩杖,霁色入仙楼。

献寿皆鸳鹭,瞻天在冕旒。

菊尊开九日,凤历启千秋。

乐阕祥烟起,杯酣瑞影收。

年年歌舞夕,此地庆皇休。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汴州船行赋岸傍所见

古木晓苍苍,秋林拂岸香。

露珠虫网细,金缕兔丝长。

秋浪时回沫,惊鳞乍触航。

蓬烟拈绿线,棘实缀红囊。

乱穗摇鼯尾,出根挂凤肠。

聊持一濯足,谁道比沧浪。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