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城秋色净朝晖,极目登临未拟归。
羽士曾闻辽鹤语,征人又见塞鸿飞。
西流二水玻瓈合,南去千峰紫翠围。
如此山川良不恶,休文何事不胜衣。
这首诗描绘了东阳八咏楼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意境。诗人站在山城之巅,沐浴在清朗的朝晖中,极目远眺,心潮澎湃,似乎忘记了归途。他提到的“羽士曾闻辽鹤语”,借用古代传说,表达了对仙鹤般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而“征人又见塞鸿飞”则以边塞大雁的迁徙,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流转。
接着,诗人描绘了眼前的自然景观:西流的河水仿佛两块碧玉交织,南望群峰,紫色与翠绿交织,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这样的山川美景,让人心生赞叹,然而诗人却感慨地问:“休文何事不胜衣?”引用南朝文学家谢朓的典故,表达出面对美景却无法完全沉浸其中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蕴含着对生命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感慨。
不详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雨花台上看晴空,万里风烟入望中。
人物车书南北混,山川襟带古今同。
昆虫未蛰霜先陨,凤鸟不鸣江自东。
绿发刘伶缘醉死,往寻荒冢酹西风。
天门日涌大江来,牛渚风生万壑哀。
青眼故人携酒共,两眉今日为君开。
苍崖直下蛟龙吼,白浪横空鹅鹳回。
南眺青山怀李白,沙头官渡苦相催。
白水青林引兴多,红裙翠黛奈愁何。
底从暮醉兼朝醉,聊复长歌更短歌。
轻燕受风迎落絮,老鱼吹浪动新荷。
馀不溪上扁舟好,何日归休理钓蓑?
与子同客帝王州,一日不见如三秋。
风高气肃雁声急,天青日暖蛛丝游。
篱下黄花为谁好,水边红树令人愁。
世间万事可拨遣,日日痛饮醉即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