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郎中子朱出守东昌

丹凤城南祖席开,使君行色晓星催。

蓟门旌旆乘空下,海岱风云入郡来。

退食还披龚遂传,振衣应上鲁连台。

东方彫弊非当日,独为苍生赋七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送李郎中子朱出守东昌》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以送别之情感人至深,寓含深厚的政治与人文关怀。

首联“丹凤城南祖席开,使君行色晓星催”,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庄重与肃穆,使君即将启程,晨星已现,预示着离别的时刻已到。丹凤城,借指京城,暗含对使君身份的尊崇。

颔联“蓟门旌旆乘空下,海岱风云入郡来”,运用夸张与想象的手法,将使君赴任的壮丽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旌旆,即旗帜,此处比喻使君的仪仗;“乘空下”、“入郡来”则生动地描绘了使君从京城出发,一路风光旖旎,最终抵达新任之地的情景。

颈联“退食还披龚遂传,振衣应上鲁连台”,表达了对使君品德与才能的赞誉。龚遂传,典故出自《汉书》,喻指使君具有龚遂那样的清廉与治理才能;“振衣”、“上鲁连台”则暗示使君将如鲁仲连一般,高洁自守,为国为民。

尾联“东方雕弊非当日,独为苍生赋七哀”,既是对使君即将面对的困境的担忧,也寄寓了对使君能像屈原那样,为百姓疾苦而忧心,写出《离骚》般的哀歌的期待。此联以历史人物屈原的遭遇为背景,表达了对使君的深切期望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与政治智慧的佳作。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冯郡丞汝言入计暂还海口吴郎中峻伯沈参军子刚出饯同赋得山字

岁暮长安送客还,驿亭疏柳不堪攀。

星轺欲发仍呼酒,春草相期一解颜。

陌上清霜迎剑舄,笛中明月动关山。

海门冻合三吴舫,此日冯唐鬓易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立春日与周一之文德承李时明马怀玉集李伯承馆时还宰新喻得天字

禁苑高楼动霁烟,玉盘生菜感流年。

吴歌晚聚江南客,邹律春回冀北天。

久别共嗟饶素发,相逢能醉几芳筵。

柳条渐长应攀折,又向官河送楚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符主簿之蜀

陌上离歌仍把袂,樽前芳草惜离群。

逶迤独马乘春去,断续清猿入夜闻。

锦水东摇三峡月,蜀天西尽万山云。

宦游莫惜梅花信,岁暮长安定忆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人金陵春日感兴

吴客风流似季鹰,钟山佳丽兴堪乘。

高台凤去还临眺,胜地龙蟠几废兴。

九陌晴云通玉阙,三江春水抱金陵。

莫愁何处歌杨柳,独听黄鹂思不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