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其二)

绿绕群峰,红摇千柄,夜来暑雨初收。

共君乘兴,轻舸信悠悠。

且尽一尊别酒,荷香里、满酌轻讴。

明朝去,征帆夜落,何处好汀洲。风流。

吾小阮,朝辞东观,夕向南州。

况圣时、争教贾傅淹留。

若过浔阳亭上,琵琶泪、莫洒清秋。

堤边柳,从今爱惜,留待系归舟。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翠绿环绕山峰,红花随风摇曳,夜晚的暑雨刚停歇。
与你一同乘兴,驾轻舟漫游,悠然自在。
暂且痛饮离别酒,在荷香中高歌一曲。
明朝启程,夜色中船帆落下,何处是最佳的停泊之地呢?
风流之事,我如小阮,早晨离开东观,傍晚前往南州。
更何况在圣明的时代,怎能让像贾谊这样的才子滞留。
如果路过浔阳亭,琵琶声中的泪水,请不要在秋天洒落。
堤边的柳树,从此要珍惜,只为等待我归来时系舟停靠。

注释

绿绕:翠绿环绕。
红摇:红花摇曳。
暑雨:夏季的雨水。
乘兴:兴致勃勃。
轻舸:轻便的小船。
一尊:一杯。
讴:歌唱。
征帆:远行的船帆。
汀洲:水边平地。
风流: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小阮:借指诗人自己。
东观:古代官署名,此处代指官场。
南州:南方的州府。
贾傅:指贾谊,曾被贬至长沙,后人常以他比喻被贬的官员。
浔阳亭:古代地名,与白居易《琵琶行》有关。
琵琶泪:形容悲伤的泪水。
堤边柳:堤岸上的柳树。
归舟:回家的船只。

鉴赏

这首《满庭芳·其二》是宋代词人晁端礼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词人的闲适与离愁。开篇以“绿绕群峰,红摇千柄”描绘了雨后山色的清新与生机,夏日雨后的凉意与荷花的艳丽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共君乘兴,轻舸信悠悠”表达了词人与友人一同乘船出游的愉快心情,悠然自得。接下来,他们借酒言欢,荷香四溢,歌声婉转,为离别增添了一丝诗意。“明朝去,征帆夜落,何处好汀洲”预示着即将的分别,词人对未知的旅程充满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目的地的探寻之意。

“风流”二字,暗示了词人风雅的生活态度和不拘小节的性格。他自比为古代的名士阮籍,表达了自己不愿被世俗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在圣明的时代,他不愿像贾谊那样被闲置,表达了对仕途的渴望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若过浔阳亭上,琵琶泪、莫洒清秋”引用了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达离别时的感伤,但又告诫自己要坚强,不要让离别的泪水影响当下的美好。最后,词人深情地望着堤边的柳树,许下心愿,希望将来归来时,这些柳树能成为系舟的标记,寄托他对故乡和友情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景寓情,既有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又有对未来的积极向往,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37)

晁端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一作元礼。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 字:次膺
  • 籍贯: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46~1113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其三)

北渚澄兰,南山凝翠,望中浑似仙乡。

万家烟霭,朱户锁垂杨。

好是飞泉漱玉,回环遍、小曲深坊。

西风里,芙蕖带雨,飘散满城香。微凉。

湖上好,桥虹倒影,月练飞光。

命玳簪促席,云鬓分行。

谁似风流太守,端解道、春草池塘。

须留恋,神京纵好,此地也难忘。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满庭芳(其一)

天与疏慵,人怜憔悴,分甘抛弃簪缨。

有时乘兴,波上叶舟轻。

十里横塘过雨,荷香细、苹末风清。

真如画,残霞淡日,偏向柳梢明。凝情。

尘网外,鲈鱼旋鲙。芳酒深倾。

又算来、何须身后浮名。

无限沧浪好景,蓑笠下、且遣馀生。

长歌去,机心尽矣,鸥鹭莫相惊。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蓦山溪

风流心胆,直把春偿酒。

选得一枝花,绮罗中、算来未有。

名园翠苑,风月最佳时,夜迢迢,车款款,是处曾携手。

重来一梦,池馆皆依旧。

幽恨写新诗,托何人、章台问柳。

渔舟归后,云锁武陵溪,水潺潺,花片片,舣棹空回首。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四)

春来心事,分付千钟酒。

午醉梦还醒,两眉愁、才消又有。

天涯远梦,归路日中迷,楚云深,孤馆静,潇洒梨花手。

回文歌罢,幽恨新兼旧。

帘影卷斜阳,乱红飞、风摇暮柳。

独携此意,和泪上层楼,尽平芜,穷远目,认断千山首。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