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倦辔曾投林下宿,短篷重见越江边。
人归河岳仪型在,事隔桑溟物色传。
弟子共谈庭际柏,公卿多识社中莲。
高风自出空王侣,驰誉丹青是可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所作的《传神悦躬上人》,通过对倦游僧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僧人风采的赞赏和对其修行境界的敬仰。首句“倦辔曾投林下宿”描绘了僧人旅途劳顿后在林间歇息的情景,显示出其生活的简朴与坚韧。次句“短篷重见越江边”则暗示了上人在江边的再次相遇,可能带有某种缘分或感慨。
“人归河岳仪型在”赞美了上人如山河大地般的威严仪态,暗示其内在的高尚品德如同自然界的伟大气象。而“事隔桑溟物色传”则表达了上人虽已远离尘世,但其事迹和精神仍能通过物事流传,影响他人。
“弟子共谈庭际柏,公卿多识社中莲”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上人在弟子和官绅中的影响力,他的智慧如同庭院中的柏树,高洁如莲,受到人们的尊敬和仰慕。最后,“高风自出空王侣,驰誉丹青是可怜”总结了上人的高尚品格,他的德行超越常人,其声誉流传于画作之中,令人赞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具有高尚品质的僧人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传神悦躬上人的敬仰和对超凡人格的赞美。
不详
挂冠归故里,寻壑具巾车。
兰蕙庭阶茂,交游世路疏。
一壶新漏箭,千姓旧囊书。
寄问从公客,家金有几馀。
我惭希世就穷儒,甚矣谋身子更迂。
不共枭狐倚城社,合随鱼鸟乐江湖。
古来只有风猷重,事去情知气味殊。
髀肉纵消吾舌在,任从儿女暗揶揄。
长干龙老长龙孙,竹里阴阴锁昼云。
莫问何年初入洞,由来一日可无君。
清围栏槛喧难入,翠滴衣裾静欲闻。
会得岁寒看苦节,凭谁吟对雪缤纷。
东林移宿过西林,风霭萧萧结暝阴。
随处水声喧屐齿,傍人山色上衣襟。
道于尘土知无用,乐在云泉亦损心。
拟付离骚与猿鸟,樵苏应怪久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