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户曹之官襄阳二首(其一)

丞相曾参督府谋,郎君今复赞边筹。

彼哉金谷饮长夜,去矣玉关防盛秋。

尺度岂能拘快士,功名断不在中州。

习池水满堤花艳,安得相陪赋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丞相曾参与军事谋划,郎君如今又在边境献策
他们在金谷豪饮度长夜,他已离开玉门关防备秋季攻势
怎能用常规束缚才子,功名不在内地州府
习池水满堤岸花朵娇艳,怎奈我不能陪你共远方游历

注释

丞相:古代官职,宰相级别的官员。
郎君:古代对年轻男子的尊称,此处可能指官员。
赞:辅佐,出谋划策。
金谷:金谷园,西晋石崇的别墅,常用来代指豪饮之地。
玉关:古代边关,此处指边疆。
防盛秋:防备秋季的战事。
尺度:衡量的标准或规则。
拘:束缚,限制。
快士:才智出众的人。
中州:中原地区,古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习池:习家池,东汉名士习郁的园林,有文学雅集的传统。
满:充满。
堤花:堤岸上的花朵。
赋:作诗,吟咏。
远游:长途旅行,此处可能指辞官归隐。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送别和边塞生活的诗歌,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开篇“丞相曾参督府谋,郎君今复赞边筹”两句设定了背景,丞相与郎君在边疆策划军事,显示出国家对边防的重视和紧张气氛。

接着,“彼哉金谷饮长夜,去矣玉关防盛秋”写出了边塞将士们日夜不息的警备状态,“金谷”、“玉关”都是美好的形容词,但这里却透露出一丝孤寂与沉重。他们在漫长的夜晚和严峻的秋季守卫着国土。

“尺度岂能拘快士,功名断不在中州”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们勇猛尚武、不受常规束缚的赞赏,以及他们功绩不仅限于中央之地,而是在边疆的艰苦环境中创造出来的。

最后,“习池水满堤花艳,安得相陪赋远游”则是对友人的思念和邀请共同去边塞的愿望。这里的“习池”指的是水塘,充满了水,堤上盛开的花朵竞相绽放,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但诗人却是在这种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共同出行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军事家与将士们的英勇无畏,以及诗人对他们的赞赏和对于同伴的深情。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送陈使君二首(其二)

庞老趋城少,严公出郭多。

难攀逸民传,堪举力田科。

夙昔烦驺哄,从今闭雀罗。

若逢两狨橐,应问一渔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陈使君二首(其一)

博士曾森戟,甘棠爱尚新。

漫馀受廛叟,获见拜厅人。

醴酒多延士,蒲鞭不及民。

一年三易守,无乃送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陈叔方侍郎二首(其二)

犹记同穿豹尾中,一翻覆手异蛇龙。

吕侯赐履作方伯,毛颖免冠成秃翁。

清苦吏人无厚禄,殷勤军将有斜封。

君归定访耆英社,问讯周南太史公。

形式: 古风

送陈叔方侍郎二首(其一)

八郡皆知德度宽,缿筒罢设讼堂闲。

治如清献乖崖样,人在原明子野间。

岂有珠鱼堪作贡,亦无金鹤可携还。

暮年腰脚犹顽健,惜不从公看雁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