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进疏引谶(其一)

东海十八子,八井唤三军。

手持双白雀,头上戴紫云。

丁丑语甲子,深藏八堂里。

何意坐堂里,中央有天子。

西北天火照,龙山昭童子。

赤光连北斗,童子木上悬白幡,胡兵纷纷满前后。

拍手唱堂堂,驱羊向南走。

胡兵未济汉不整,治中都护有八井。

兴伍伍,仁义行武。得九九,得声名。

童子木底百丈水,东家井里五色星。

我语不可信,问取卫先生。

戌亥君臣乱,子丑破城隍。

寅卯如欲定,龙蛇伏四方。

十八成男子,洪水主刀傍。

市朝义归政,人宁俱不荒。

人言有恒性,也复道非常。

为君好思量,何□□禹汤。

桃源花□□,李树起堂堂。

只看寅卯岁,深水没黄杨。

形式: 古风

翻译

东海龙王的十八子,以八口井号令三军。
手持两只白雀,头戴象征尊贵的紫云。
丁丑年对甲子年说,在深藏的八堂之内。
为何坐在堂中,中央却有天子之气?
西北天际火光映照,龙山上的童子显灵。
红光连接北斗星,童子在树上挂起白幡,胡兵纷至沓来,前后都是。
拍手高歌正气浩荡,驱赶羊群向南方行进。
胡兵未渡河汉军阵不整,但治中都护依靠八口井的智谋。
兴起队伍,以仁义行武,获得名声。
童子沉于深水之下,东家井中闪耀五色星。
我的话难以置信,你可以去询问卫先生。
戌亥年间君臣混乱,子丑时分城池被攻破。
若想寅卯年稳定,龙蛇需潜伏四方。
十八子成长为英雄,洪水旁他持刀立。
朝堂正义回归,人民安宁无荒乱。
人们谈论恒常的德性,也说道非同寻常。
君主你应深思熟虑,效仿大禹与商汤。
桃源之花盛开,李树挺立壮观。
只待寅卯之年,深水淹没黄杨林。

注释

东海:指神话中的东海,常与龙王关联。
十八子:可能指某个特定人物或象征。
八井:可能象征军事部署或权力中心。
三军:古代军队的统称,指全军。
双白雀:可能象征和平或信使。
紫云:象征高贵或神秘力量。
丁丑:干支纪年法,具体年份。
甲子:干支纪年法,与丁丑相对,可能暗示时间变换。
八堂:可能指隐秘或重要的地点。
天子:古代中国对帝王的称呼。
西北天火:可能象征战乱或不祥之兆。
龙山:地名或象征,可能与童子显灵相关。
童子:可能指具有特殊能力的人物或象征。
赤光:红色光芒,可能象征战争或变革。
北斗:星座名,常指引方向或象征天命。
白幡:丧事或哀悼的标志,这里可能象征抵抗或警告。
胡兵:古代对北方或西方民族士兵的泛称。
拍手唱堂堂:表达信心或庆祝胜利的行为。
驱羊:可能象征引导民众或战略转移。
胡兵未济:敌人未完全过河,表示战斗未结束。
治中都护:官职名,可能指有能力的将领。
八井:再次强调,可能为重要战略资源。
兴伍伍:可能指集结军队或组织力量。
仁义行武:以仁义为原则进行军事行动。
九九:可能象征圆满或成功。
声名:声誉或影响力。
童子木底:可能指童子隐藏或牺牲之处。
百丈水:深水,可能象征困难或未知。
五色星:可能象征吉祥或特殊预兆。
卫先生:可能指智者或能提供答案的人。
戌亥:干支纪年的一部分,代表时间。
君臣乱:政治混乱或叛乱。
子丑:干支纪年的一部分,进一步的时间描述。
城隍:城市守护神或城墙,这里指城市被攻陷。
寅卯:干支纪年的一部分,可能指未来的希望时期。
龙蛇:可能象征智者或潜在的救世者。
伏四方:隐匿或准备行动于各地。
十八成男子:可能指成长起来的英雄。
洪水:可能象征挑战或灾难。
刀傍:持刀,表示英勇或准备战斗。
市朝:市场和朝廷,代指国家治理。
义归政:正义回归政治。
人宁:人民安宁。
恒性:不变的本性或规律。
非常:不同寻常,可能指需要特别应对的情况。
禹汤:大禹和商汤,古代贤明君主,比喻应学习的对象。
桃源:理想化的避世之地。
李树:可能象征新生或希望。
寅卯岁:未来特定的年份。
黄杨:树木,可能象征生命力或自然。

鉴赏

此诗语言古朴,意象丰富,充满了神话色彩和隐喻意味。开篇“东海十八子,八井唤三军”即设置了一种超现实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古代传说中那些拥有特殊力量的人物。随后的描写如“手持双白雀,头上戴紫云”、“童子木上悬白幡”,则是对这些人物外貌和能力的细化刻画,充满了神秘色彩。

诗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也颇为独特,如“丁丑语甲子,深藏八堂里”、“西北天火照”等,给人一种超越常理的感觉。同时,“童子木底百丈水,东家井里五色星”的描写,则让人感到一种神秘而又美好的景象。

整首诗中还穿插着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隐喻,如“胡兵纷纷满前后”、“戌亥君臣乱,子丑破城隍”,这些内容暗示了诗人可能是在通过神话和传说来反映当时的社会动荡和战争。

然而,随着诗意的展开,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如“市朝义归政,人宁俱不荒”、“桃源花□□”,这些句子似乎在描绘一个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总体来看,此诗是一首集神话、历史和哲思于一身的作品,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隐喻手法,展现了古人对世界、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达。

收录诗词(646)

不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台观石简记

海水竭,台山缺,皇家宝祚无休歇。

形式: 古风

王法曹歌

前得尹佛子,后得王癞獭。

判事驴咬瓜,唤人牛嚼沫。

见钱满面喜,无镪从头喝。

常逢饿夜叉,百姓不可活。

形式: 古风 押[曷]韵

王璠石铭

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即休也。

形式: 古风

王霸仙坛砖刻

树枯不用伐,坛坏不须结。

未满一千岁,自有系孙列。

后来是三皇,潮水荡祸殃。

岩逢二乍间,未免有消亡。

子孙依吾道,代代封闽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