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不必在困难时刻就感到沮丧,因为未来常常有希望的转机。
要知道,天地最终会归于清明的主人,未必会让好人陷入困境。
道德从未离开过这个世界,哪里的道路不能通向成功的彼岸呢?
只要内心没有邪恶,即使在凶险的环境中也能立足自保。

注释

莫:不要。
为:因为。
危时:困难时刻。
怆神:感到沮丧。
前程:未来。
往往:常常。
有期因:有希望的转机。
海岳:天地。
归:归于。
明主:清明的主人。
未必:不一定。
乾坤:天地。
陷吉人:让好人陷入困境。
道德:道德伦理。
几时:何时。
曾:曾经。
去世:离开世界。
舟车:代指交通道路。
何处:哪里。
不通津:不能通向成功的彼岸。
但教:只要。
方寸:代指内心。
无诸恶:没有邪恶。
狼虎丛中:凶险的环境。
也立身:也能立足生存。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品德与社会状态的深刻思考。"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表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不应轻易丧失信心,因为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丝希望之光。"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这两句强调了天命所归的明君和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即使在混乱的世界里,也不至于善良的人就此沉沦。

接下来的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则表达了对古代圣哲道德永恒性的怀念,同时也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正义与智慧总能找到传播的途径。最后两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强调了只要内心清净,无论置身于何种险恶环境,都能够保持自己的节操,坚守道德不倒。

这首诗通过对比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传达出诗人对于个体品行的重视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坚持。

收录诗词(8)

冯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宰相。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四月,病逝,追封瀛王,谥号文懿

  • 字:可道
  • 号:长乐老
  • 籍贯: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
  • 生卒年:882年-954年

相关古诗词

赠窦十

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

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朝披四袄专藏手,夜覆三衾怕露头。

牛头偏得赐,象笏更容持。

已落地花方遣埽,未经霜草莫教锄。

视草北来唐学士,拥旄西去汉将军。

形式:

山中作

草堂在岩下,卜居聊自适。

桂气满阶庭,松阴生枕席。

远瞻惟鸟度,旁信无人迹。

霭霭云生峰,潺潺水流石。

颇寻黄卷理,庶就丹砂益。

此即契吾生,何为苦尘役。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题酒户修孔庙状

槐影参差覆杏坛,儒门子弟尽高官。

却教酒户重脩庙,觅我惭惶也不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