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雷怡真

地魄天魂日月精,夺来鼎内及时烹。

祇行龟斗蛇争法,早是龙吟虎啸声。

神水华池初匹配,黄芽白雪便分明。

这些是饮刀圭处,渐渐抽添渐渐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地魄与天魂汇聚日月精华,被及时烹炼在宝鼎之中。
修炼者只遵循龟蛇争斗的法则,声音中已现龙吟虎啸的威势。
神水与华池相互融合,如同黄芽白雪般清晰可见。
这些都是修炼的关键阶段,点滴积累逐渐形成成果。

注释

地魄:地的灵气。
天魂:天的灵性。
日月精:日月的精华。
鼎:古代烹饪或炼丹的器具。
及时:立刻,迅速。
祇:只。
龟斗蛇争:象征性的修炼方法,如龟蛇相斗。
龙吟虎啸:比喻强大的力量或威严的声音。
神水:神秘的液体,可能指灵药或修炼所需的水。
华池:象征性的池塘或修炼场所。
黄芽白雪:可能指修炼过程中的变化,或者比喻纯净的物质。
饮刀圭:服用药物或修炼时的小剂量。
渐:逐渐。
抽添:逐渐增加或减少。
成:形成,达成。

鉴赏

这首诗语言精炼,意境奇特,是一位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开篇四句“地魄天魂日月精,夺来鼎内及时烹。祇行龟斗蛇争法,早是龙吟虎啸声。”以一种超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奇幻的画面,似乎是在描述一种修炼过程,通过鼎内的火候,将天地间的精华烹制而成。这里的地魄、天魂和日月精,是指宇宙间的精华,而祇行龟斗蛇争法,则是对道家修炼术语的运用,表现了一种强烈的神秘色彩。

接着两句“神水华池初匹配,黄芽白雪便分明。”则描写了一个清澈见底的境界,神水与华池相配合,黄芽白雪之间,显得分外明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隐含着修炼者内心世界的澄明。

最后两句“这些是饮刀圭处,渐渐抽添渐渐成。”则指向了诗人对于朋友雷怡真的一种期许或祝愿,饮刀圭可能是一种药物或者丹药的名字,这里的“渐渐抽添渐渐成”,表达了一种修炼过程中的逐步完善和成长。

整首诗充满了道家修炼的色彩,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情谊,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精神与物质的交流。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赠慵庵卢副宫

山色凝云翠几重,鸟声惊落夕阳红。

要携琴去弹秋月,且掇棋来著晚风。

一度醉眠知事少,数番吟畅觉心空。

慵庵不与人相与,阁上柴门滋味浓。

形式: 七言律诗

赠樗野

不叹劳生行路难,自怜云水许间关。

别来五载多怀感,待有尺书无往还。

微白一钩天外月,淡青数点海边山。

襟情欲向何人诉,与子篝灯到夜阑。

形式: 七言律诗

蟠龙庵

五乳峰前第几峰,碧潭深处有蟠龙。

半岩冷落孔明雨,一枕萧骚少说风。

变化爪牙君子竹,埋藏头角大夫松。

高人凄此结茆屋,天下苍生怨旱虹。

形式: 七言律诗

冬日同王茂翁联句(其一)

凿冰添砚水,燃干发梅花。

踏破霜苔径,烧红雪树槎。

闭门风愈怒,送客日将斜。

寒甚酒无力,闲多道有芽。

楮衾眠不暖,苇壁破难遮。

他日瑶台上,流传仙子家。

形式: 排律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