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甘泉献赋人,流落浙江滨。
自叹三年谪,归来万事新。
铨衡时进对,户牖日相亲。
明主方思贾,非徒问鬼神。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题为《和伯镇再入馆》。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时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重返旧地后感受到的一系列新鲜事物的观察。
"甘泉献赋人,流落浙江滨。"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浙江一带所见到的景象,"甘泉"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名或是对美好环境的一种形容。"流落"则表达了一种漂泊、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
"自叹三年谪,归来万事新。"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三年的反思,以及面对归来的万象更新的感受。"谪"字在这里可能意味着一种贬官或是流放的处境,而"万事新"则是对重返故土后所见一切事物都焕然一新的描述。
"铨衡时进对,户牖日相亲。"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重新回到旧馆之后,与旧友、旧邑的人们进行交流的场景。"铨衡"可能是指古代用来打更或报时的声音,而"户牖"则是窗户的意思,整体上表达了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亲切感。
"明主方思贾,非徒问鬼神。"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明君(智慧的统治者)的思考,认为真正的领导者应当关注国家大计,而不仅仅是迷信于鬼神之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个人经历和社会交往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时事的深刻洞察。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达磨自云传佛心,绪言迷世到于今。
既携只履归西域,安得遗灵在少林。
孤月正明高殿冷,清风不断老松深。
谢公自爱山泉美,肯为幽禅此访寻。
真宰无私妪煦同,洛花何事占全功。
山河势胜帝王宅,寒暑气和天地中。
尽日玉盘堆秀色,满城绣毂走香风。
谢公高兴看春物,倍忆清伊与碧嵩。
寒压春头草未芽,喜闻置酒赏新葩。
官仪赫奕三川守,野意萧疏四皓家。
不用管弦妨淡泊,岂容桃李竞繁华。
昏鸦散乱传呼出,归路林间烛影斜。
嬉游乘晓霁,登览犯秋寒。
不出埃尘外,安知在壤宽。
宫前断山碧,林表落霞丹。
欲下惜佳趣,相留更倚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