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忠宣挽歌二首(其二)

潇湘卧病吊累沉,赐诏君王用意深。

多士方怀宣父日,苍生竟失傅岩霖。

毡裘他日瞻吾父,丹扆何人附旧箴。

白首门生恩未报,悲词空想薤歌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病卧潇湘凭吊先贤的沉痛往事,君王的恩赐诏书饱含深情。
众多才俊正怀念着像孔子那样的圣贤时代,百姓却失去了如傅说那样辅佐的贤良。
未来有一天,我将仰望你的身影,如同对父亲的瞻仰,但不知谁会继承你的遗志,遵循你的教诲。
作为你的老学生,我未能报答你的恩情,只能空自悲伤,耳边回响着哀悼的薤歌声。

注释

潇湘:湘江的别称,这里代指湖南地区。
吊:凭吊,追忆。
赐诏:帝王的命令或文书。
宣父:孔子的尊称,这里泛指圣贤。
傅岩霖:傅说,商朝贤臣,以霖雨之喻形容他的德行。
毡裘:毛皮衣服,古代北方民族的服饰。
丹扆:红色屏风,古代帝王的宝座。
旧箴:古人的遗训或格言。
薤歌:古代挽歌,哀悼之曲。

鉴赏

这段诗文是出自北宋文学家张耒的《范忠宣挽歌二首》之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以下是对这段诗文的鉴赏:

"潇湘卧病吊累沉,赐诏君王用意深。"

这里,诗人以潇湘之水比喻自己的病体和忧虑的心情,而“赐诏君王”则是指朝廷对故人的追念与悼念,用意深远。

"多士方怀宣父日,苍生竟失傅岩霖。"

诗人感叹当年众多文士怀念宣父(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或文学上的师承)的盛世,而如今却已物是人非,美好时光不再。

"毡裘他日瞻吾父,丹扆何人附旧箴。"

诗中提到的“毡裘”象征着古代的服饰,这里用以比喻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先人的怀念;而“丹扆”指的是朝廷的禁令,诗人在问谁能够继承和发扬先人的教诲。

"白首门生恩未报,悲词空想薤歌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哀伤,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之情。

总体来看,这段诗文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描写,抒发了深沉的哀思与怀旧之情。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出时代变迁、英雄落寞的悲凉境遇。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范忠宣挽歌二首(其一)

晚生长恨老成空,犹及风流正始中。

经国谋猷号名相,传家正直似先公。

回天巨力章犹在,拯溺深言老更忠。

谁念人心吊邦国,新阡客泣白杨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试院即事呈诸公

天街落日走鸣珂,咫尺衡门不许过。

催去据鞍犹鹤望,争观夹道已云罗。

奏篇定有凌云赋,招隐今无扣角歌。

最苦清秋孤美睡,通宵三问夜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诗呈同院后至诸公

骢马嘶将近,天门报欲回。

妻孥怜别久,邻里问归来。

左学徒仍在,西城宴许陪。

腹毛何足问,奇捷看渠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金陵怀古

控带洪流古帝城,欲寻旧事半榛荆。

六朝山色情终在,千古江声憾未平。

设险丘陵荒蔓草,带城桑柘接新耕。

十年重到无人问,独立东风一怆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