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四清

连侯爱画鱼,李侯爱画山。

诗情动幽怀,摹写不少閒。

骚雅移丹青,妙寄云水间。

翻然欲登涉,试寻芷与兰。

我不一音解,早年便挂冠。

养拙颓檐下,任真亦足欢。

敌骑践江浙,少长奔荆蛮。

却行虎狼区,益知行路难。

乱来战未息,老去食转艰。

前年治南亩,颇喜人牛安。

力耕日以广,心事日以宽。

行当遂野性,策杖寻江干。

云深几茅屋,柳映一柴关。

扁舟鸣拨剌,危亭秀孱颜。

安得两玉人,邻曲相追攀。

真赏会心处,应当谢毫端。

长哦洗兵马,随意罗杯盘。

伯雅要倾倒,莫厌数往还。

愿如三径松,馀生同岁寒。

形式: 古风

翻译

连侯喜好画鱼,李侯醉心画山。
他们的诗意触动内心深处,绘画从未闲暇。
高雅的风格融入画中,巧妙寄托在山水之间。
突然渴望游历,寻找芷草和兰花。
我不通音律,早年就辞官归隐。
在破檐下养性,随性而活也足以快乐。
敌骑侵犯江浙,无论老少都逃往荆楚。
在凶险之地行走,更觉人生道路艰难。
战乱不断,年迈时食物越发艰难。
前年我在南田劳作,人牛共处让我欣慰。
每日辛勤劳作使田地扩大,心中的忧虑也渐渐消减。
我将顺应野性,持杖漫步江边。
云雾深处有几间茅屋,柳树掩映着一道柴门。
小舟拨开水波,危亭显出秀丽姿态。
如何能有两位美人,邻居好友相伴。
真正的欣赏在于心灵共鸣,应感谢手中的笔。
长吟《洗兵马》的诗句,随意摆设酒宴。
伯雅期待畅饮,不厌其烦地往来。
愿我们像三径松一样,余生共度寒冬岁月。

注释

连侯:指连姓的侯爵。
李侯:指李姓的侯爵。
骚雅:指高雅的文人风格。
丹青:代指绘画。
挂冠:辞职归隐。
养拙:修身养性,不求显达。
颓檐:破旧的屋檐。
敌骑:敌人的骑兵。
荆蛮:古代对南方偏远地区的称呼。
策杖:拄杖而行。
江干:江边。
茅屋:简陋的房屋。
柴关:用柴木做成的简陋关门。
扁舟:小船。
危亭:高耸的亭子。
玉人:美女。
邻曲:邻居朋友。
洗兵马:古乐府诗篇名,此处可能指饮酒庆祝和平。
伯雅:朋友的名字。
数往还:频繁来往。
三径松:典故,表示隐居生活。
岁寒:形容寒冬时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交流,以及个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内心的情感体验。诗中提到“连侯爱画鱼,李侯爱画山”,开篇即设定了一种艺术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赞赏。

接着,“诗情动幽怀,摹写不少閒”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能力,这里的“幽怀”与“閒”字都透露出一种深远且闲适的情调。然后,“骚雅移丹青,妙寄云水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艺术与自然交融的意境。

诗中还通过“我不一音解,早年便挂冠”表达出诗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个人志趣追求的坚持。接下来的“养拙颓檐下,任真亦足欢”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中保持自我本真的满足和喜悦。

然而,随后的“敌骑践江浙,少长奔荆蛮”等句,却又转换了氛围,带来了战争与流离失所的主题,这里的“虎狼区”、“行路难”都透露出了生活中的艰辛与挑战。

诗人在面对这种现实困境时,并没有失去内心的平和与乐观。通过“前年治南亩,颇喜人牛安”等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欣赏。

最后,“愿如三径松,馀生同岁寒”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永恒不变事物的向往,以及希望自己能够像那些长寿的松树一样,经历风霜而不改本色。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内在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比、转换等手法,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与生活态度,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精湛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66)

吴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泰定斋诗

寂然数椽下,独耀一宇内。

脱落山水因,妙出仁智外。

君看鉴中事,作止本无碍。

年来识坐忘,唯馀照心在。

形式: 古风

探梅

探春逼残岁,幽香度寒原。

欲看枝横水,会待月挂村。

谁怜槁木中,妙有春风根。

孤芳自一丘,不受烟雾昏。

饱霜分疏瘦,下笑浪蕊繁。

喜无蜂蝶知,那与桃李言。

要当碧云暮,殷勤赋离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筠寮

解衣一寮上,物色太窘束。

柏禅费酬对,松官缚爵禄。

此君真有道,虚心自岩谷。

每以阅世人,得之定超俗。

夜夜幽露寒,惊我庭下绿。

独出万物表,清蟾映疏玉。

嘉此烟雾姿,本无霜雪辱。

朔风舞郊野,秀气压群木。

旧根走苔径,新梢出云屋。

要令千亩广,会待春雨足。

形式: 古风

醉乡诗

饮中境界妙四海,楚屈未知风俗淳。

陶然席地已忘载,夜缚瓮下初不嗔。

逃禅骂坐本真率,时一中之眇万物。

纵兵端欲捲愁城,乐贤未始忘欢伯。

佳处风光殊可人,好德悬知必有邻。

黄花解劝张季鹰,俗妇那识刘伯伦。

世间万物败人意,不如常作个中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