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

闭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

微风但觉杉香满,烈日方知竹气寒。

披卷最宜生白室,吟诗好就步虚坛。

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关闭院门打开轩窗,笑声渐渐消散,江山美景融入杯中酒,显得宽广无边。
微风吹过,只觉满是杉木的清香,烈日下才体会到竹子的清凉气息。
在清静的书房翻开书卷最适宜,吟诵诗歌最好选择在道教的步虚坛上。
希望你在这样的地方专心研读,如同炼制仙家的九转金丹般精进文字功底。

注释

闭院:关门闭户。
开轩:打开窗户。
笑语阑:笑声渐止。
江山:自然景色。
一壶宽:宽广如壶中的天地。
微风:轻轻的风。
杉香:杉木的香气。
烈日:炎热的太阳。
竹气寒:竹子带来的凉意。
披卷:翻阅书籍。
生白室:在清净的书房。
步虚坛:道教修炼之地。
攻文字:研究文字学问。
如炼仙家九转丹:像炼制长生不老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温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书院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学问修养的追求与向往。

"闭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这两句描绘出书院之中的一片宁静景象。闭门谢客,打开窗棂,笑语盈盈,环境宛如画中之景,江山之美尽收眼底,如同置身于广阔天地之间。

"微风但觉杉香满,烈日方知竹气寒":这里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微风轻拂,使得杉树散发出清新之香;炎热的阳光下,却能感受到竹林间特有的凉意,这些都是诗人在静谧环境中捕捉到的细节。

"披卷最宜生白室,吟诗好就步虚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学习生活。书院之内,最适合的时刻是翻开典籍,在明亮的书房里沉浸于学问;而在闲暇之余,以吟咏古今之诗为乐,步履于虚无缥缈的坛地间。

"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与鼓励。在这个清幽宁静的地方,希望朋友能够如同炼制仙丹一般,刻苦攻读,精进文学,以求学问之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书院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学术追求的热忱。

收录诗词(108)

吕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化光。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 籍贯:唐河中(今永济市)
  • 生卒年:771~811

相关古诗词

和舍弟让笼中鹰

未用且求安,无猜也不残。

九天飞势在,六月目睛寒。

动触樊笼倦,闲消肉食难。

主人憎恶鸟,试待一呼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息驾非穷途,未济岂迷津。

独立大河上,北风来吹人。

雪霜自兹始,草木当更新。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河南府试赎帖赋得乡饮酒诗

酌言修旧典,刈楚始登堂。

百拜宾仪尽,三终乐奏长。

想同莺出谷,看似雁成行。

礼罢知何适,随云入帝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经河源军汉村作

行行忽到旧河源,城外千家作汉村。

樵采为侵征虏墓,耕耘犹就破羌屯。

金汤天险长全设,伏腊华风亦暗存。

暂驻单车空下泪,有心无力复何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