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试赎帖赋得乡饮酒诗

酌言修旧典,刈楚始登堂。

百拜宾仪尽,三终乐奏长。

想同莺出谷,看似雁成行。

礼罢知何适,随云入帝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斟酌着恢复古老的礼仪,初次割取楚地的祭品来敬奉神明。
各种隆重的仪式都已完成,三次献祭的音乐长久回荡。
想象着与黄莺一同飞出山谷,看起来像大雁排成一行。
礼仪结束后,不知将去向何方,只能随着白云飘向天帝的居所。

注释

酌言:慎重选择言辞。
修:恢复。
旧典:古代的礼仪。
刈:割取。
楚:古代楚地,这里指祭品。
登堂:进入神圣的殿堂。
百拜:多次礼拜。
宾仪:宾客的礼仪。
三终:三次结束。
乐奏:音乐演奏。
想同:想象伴随。
莺出谷:黄莺从山谷中飞出。
似:看起来像。
雁成行:大雁排列成行。
礼罢:礼仪完毕。
何适:将往何处。
随云:随着白云。
帝乡:天帝的居所,指仙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乡村宴会的盛况。开篇“酌言修旧典,刈楚始登堂”表明人们按照古老的礼节举杯畅饮,同时也指出宴会已经开始,参与者们纷纷登上会所之堂。在“百拜宾仪尽,三终乐奏长”中,“百拜”形容宾客之间频繁的拜礼,而“三终”则是指古代婚丧嫁娶等重要礼仪中的三个阶段,这里用以比喻宴会上的欢聚和乐曲。接下来的“想同莺出谷,看似雁成行”借用了莺飞雁行的意象,形容宾客们仿佛像美丽的鸟儿一样从幽谷中飞出,或如同大雁排列整齐,给人以动人的景象。

最后“礼罢知何适,随云入帝乡”则表达了宴会结束后,人们心中的那份惬意和迷醉感。他们仿佛随着飘逸的云彩,一同进入了神话中的仙境——帝乡,这不仅是对宴会美好的总结,也是一种超脱尘世、达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妙描绘,展现了一场充满古风韵味的宴饮盛会,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活之美好和精神寄托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08)

吕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化光。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 籍贯:唐河中(今永济市)
  • 生卒年:771~811

相关古诗词

经河源军汉村作

行行忽到旧河源,城外千家作汉村。

樵采为侵征虏墓,耕耘犹就破羌屯。

金汤天险长全设,伏腊华风亦暗存。

暂驻单车空下泪,有心无力复何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青出蓝诗

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

朱研未比德,白受始成形。

袍袭宜从政,衿垂可问经。

当时不采撷,作色几飘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青海西寄窦三端公

时同事弗同,穷节厉阴风。

我役流沙外,君朝紫禁中。

从容非所羡,辛苦竟何功。

但示酬恩路,浮生任转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春日游郭驸马大安亭子

戚里容闲客,山泉若化成。

寄游芳径好,借赏彩船轻。

春至花常满,年多水更清。

此中如传舍,但自立功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