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严道培书院韵(其二)

高馆搴帷万象开,西山翠入气佳哉。

六经重振南方学,千里还徵上驾材。

鸾鹤绕庭翔更集,云霞拂栋去还来。

古今同被弦歌化,林卧其如老不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书院内景致与人文气息交融的画面。首句“高馆搴帷万象开”,以“高馆”象征书院的崇高地位,通过“搴帷”这一动作,展现出书院内部景象的豁然开朗,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打开在读者面前,营造出一种开阔、明亮的氛围。

“西山翠入气佳哉”一句,将视线转向窗外的自然景色,西山的翠绿与书院内的清气相映成趣,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暗示着书院内外和谐共生的关系,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与欣赏。

“六经重振南方学,千里还徵上驾材”两句,提到了“六经”,即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强调了书院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南方学”可能指的是南方地区的学术风气或教育传统,而“千里还徵上驾材”则可能寓意着从远方选拔人才,体现了书院广纳贤才、重视学术交流的精神。

接下来的“鸾鹤绕庭翔更集,云霞拂栋去还来”描绘了书院内或周边的祥瑞之象,鸾鹤是传说中的神鸟,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云霞拂栋,则是自然美景与书院建筑的和谐共存,进一步渲染了书院的超凡脱俗之感。

最后,“古今同被弦歌化,林卧其如老不才”表达了书院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书院都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教育理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同时,诗人自谦为“老不才”,可能是在感慨自己虽年岁已高,但依然未能完全发挥应有的才能,流露出一丝遗憾与自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院内外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才的重视,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自我反思。

收录诗词(291)

米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 籍贯:被服效唐
  • 生卒年:1051-1107

相关古诗词

题宝珠阁

对槛青山露,群仙捧宝珠。

求遗如起定,象罔是文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虹县旧题二首(其一)

快霁一天清洲气,健帆千里碧榆风。

满船书画同明月,十日随风窈窕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虹县旧题二首(其二)

碧榆绿柳旧游中,华发苍颜未退翁。

天使残年司笔砚,圣知小学是家风。

长安又到人徒老,吾道何时定复东。

题柱扁舟真老矣,竟无事业奏肤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暑憩多景楼

纵目天容旷,披襟海共开。

山光随眦到,云景渡江来。

世界惭双足,生涯付一杯。

横风多景梦,应似穆王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