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济物昔所务,舍耕还自非。
骎骎老将至,忽忽意多违。
门有王夫子,柴车谢事归。
令人三叹息,羞涩向尘衣。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过往生活和理想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现实与理想差距的无奈感受。通过对比"济物昔所务"与"舍耕还自非",诗人反映了年轻时期对改变世界的热忱与实际中放弃农耕生活的不甘心情。"骎骎老将至"和"忽忽意多违"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感慨,以及理想未能实现的深切悔恨。
"门有王夫子,柴车谢事归"一句,描绘了一位名叫王的人物,可能是一位士人或朋友,以简陋的柴车作为载体,谢绝了世俗的纷争和职务,而选择了隐退。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羡慕,也表达了对当下社会现实的一种逃避态度。
最后两句"令人三叹息,羞涩向尘衣"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不能像王夫子一样坚守初心和理想的自责与感慨。"三叹息"表示深深的遗憾和无奈,而"羞涩向尘衣"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污浊和自我批评,仿佛自己的衣服被世俗的尘埃所玷污。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过去与现在,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和个人命运的无常,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理想和社会责任之间矛盾的心路历程。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清苦吟诗客,癯羸嗜学身。
诗书不得力,鬼物定欺人。
类物传遗学,经书植妙因。
九原谁与友,千载葬鱼臣。
青衫献赋逢知己,白首耽书还误身。
名著道山传故事,政行两郡泣遗民。
文成典午群疑泮,诗和少陵佳句新。
叹息苦身成底事,湖坟宿草已愁人。
东池久不到,摇落过秋中。
万竹萧萧雨,孤荷袅袅风。
遣秋诗酒在,久客岁时穷。
唯有思乡梦,长随洛水东。
杳杳寒鸡唱,漫漫夜色深。
斗柄垂地直,河势向江沉。
林鸟栖欲去,草虫寒尚吟。
幽人掩蓬荜,不睡拥单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