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编修复任还南京

十载词林来考绩,两京佳丽遍游观。

纪行随处添新藁,拜命归时复旧官。

雨过秣陵山色好,潮生杨子水容宽。

悬知别后重回首,寒树江云路渺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的《送周编修复任还南京》。诗中描绘了周编修在南京十年的仕途生涯,以及他离开南京时的景色与心情。

首句“十载词林来考绩”,点明了周编修在南京任职十年,期间经历了考核与业绩的检验。接着“两京佳丽遍游观”一句,展现了他在南京的游历生活,两京即南京和北京,佳丽指美好的景致,表明他对南京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印象。

“纪行随处添新藁,拜命归时复旧官”两句,描述了周编修在南京的日常,无论是行走还是任职,都留下了丰富的经历和回忆。当他再次回到南京时,又回到了熟悉的官职,体现了他对南京的深厚情感和对官职的忠诚。

“雨过秣陵山色好,潮生杨子水容宽”描绘了南京雨后的山色之美和江潮的壮阔,表达了诗人对南京自然风光的喜爱和赞美。

“悬知别后重回首,寒树江云路渺漫”则是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预想在分别之后,周编修会回头望向南京,心中满是寒树与江云交织的景象,道路似乎变得遥远而模糊,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周编修在南京的丰富经历和深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南京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教谕之无锡

送别都门酒满卮,吾乡今喜得贤师。

中朝正值文风盛,后学应蒙化雨施。

雁度江淮霜落早,马行齐鲁雪晴时。

故人相见如相问,为说年来鬓已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仍翠楼为金溪赵公理赋

若翁仙去竟如何,手植琅玕已满坡。

门口直开三径入,楼中应待七贤过。

昼长苍雪飘帘幕,夜静清风响佩珂。

最好年年雷雨后,阶庭添得锦绷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挽穆先生

闻说当年谒至尊,布袍藜杖入军门。

六韬适遇风云会,二子皆承雨露恩。

丘陇岂期身遽殁,功勋应与国长存。

董公遮道真奇事,太史于今可并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元夕赐宴观灯应制(其一)

紫禁春回景物饶,千官陪宴赏元宵。

楼台和影来三岛,灯月交辉彻九霄。

锦队喧时呈角抵,翠华临处奏箫韶。

太平气象年年好,万国讴歌仰圣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